•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企業家夜讀|創維集團總裁劉棠枝: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

            2019-09-09 14:32:46     來源:央廣網     作者: 央廣網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企業家夜讀|創維集團總裁劉棠枝: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play 企業家夜讀|創維集團總裁劉棠枝: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

            向前 向后

              導讀:201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全新推出《企業家夜讀》,這是一檔面對企業家群體及關心關注這個群體朋友們的閱讀朗讀節目。每周日晚九點,我們都會相聚在電波里。今天做客《企業家夜讀》的,是創維集團總裁劉棠枝。

              劉棠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學士,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1998年加盟創維集團,現任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CEO,創維集團總裁。曾獲“第七屆中國杰出營銷人金鼎獎”,2016年獲評中國國際OLED產業大會“風云人物獎”。

              《平凡的世界》后記

              ——路遙

              我感謝我所生活的這個充滿戲劇性的時代,也感謝與我生活在這同一時代的人們。所有這一切歷史構成,都給我提供了一種人生的契機,使我意外地有可能如愿從事自己鐘愛的文學事業,將自己的心靈和人世間無數的心靈溝通。

              所有人的生命歷程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都是一個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遺撼。遺撼,深深的遺撼。

              唯一能自慰的是,我們曾真誠而充滿激情地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竭盡全力地勞動過,并不計代價地將自己的血汗獻給了不死的人類之樹。

              在我們的世界發生激烈演變的大潮中,人類社會將以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面貌進入另一世紀。我們生而逢時,不僅可以目睹一幕緊接一幕的大劇,也將不可避免地要在其間扮演某種屬于自己的角色,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自己歷史性的責任。那么,要旨仍然應該是首先戰勝自己,并將精神提升到不斷發展著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洼地,亦步亦趨跟著生活進入新的境界。

              結論一目了然: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

              “不可避免地在其間扮演某種屬于自己的角色”

              我最早讀《平凡的世界》是在我大學畢業以后工作之余,有一次逛書店,看到書店的推薦,覺得好像跟我的經歷有點吻合。因為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在小說所描寫的這個時代,主人公的心路歷程、成長過程,以及一些看起來很平凡的故事,讀完確實是感同身受。在大概三個月前吧,我又開始重讀。整個故事全景式地反映了我們改革開放的頭十年,中國農村的發生一些變化,我的理解是看起來很平凡的農村生活、家庭倫理、思想沖突等等,但實際上這就是人生。

              這個“后記”寫的是作者寫這本著作的起因和心得,我對其中的幾句話印象比較深刻——“在我們的世界發生激烈演變的大潮中,人類社會將以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面貌進入另一世紀。我們生而逢時,不僅可以目睹一幕緊接一幕的大劇,也將不可避免地要在其間扮演某種屬于自己的角色。”

              《平凡的世界》書中的故事,主人公定的目標和他的奮斗,激勵著每一個人。經過這次重讀,我覺得我真的是要跟我的孩子談一下,很鄭重地給他推薦這本書。以往給他推薦的書都是管理、金融等等,比較少給他推薦這些有深度的文學作品,描寫我們中國過去改革開放整個歷程的文學作品。我希望它激勵的是我們年輕的一代,尤其是九零后和零零后。

              我的讀書習慣最近這幾年也有改變,可能是因為太忙了。拿到一本書,先看前言,再看后記,看看精彩之處在哪里,從十章當中挑選三章出來先讀,然后其它章節以后有時間再補上。我現在還是比較喜愛紙質書,每一年讀大概40本到50本。我的柜子里全都是書,臨睡前半小時隨便拿起一本,看半小時睡覺,星期一到星期五都這樣子。但是周六周日,如果沒有特別緊要的事情的話,就是一整塊的讀書時間,真真正正拿一本來讀了。

              堅持不做什么,很重要

              我1980年讀的中專,然后畢業后到黃埔港工作了三年。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肚子里面的墨水不夠,所以萌生了重新去高考、去繼續深造的念頭。干部身份什么的全都不要了,就是為了學更多的知識,對自己有用,也對社會有用。

              85級我們讀大學的時候,應該說是不容易的,那個時候功課也特別緊張。而我讀的是經濟類專業下面的會計學,確實很難讀。我們第一個學期學《會計學原理》,五十個人有三十幾個不合格,所以那個時候只能是拼命讀書。1985年的時候,中國已經改革開放有差不多七八年了,國內的經濟界也不斷在討論香港的模式、上海的經濟發展等等,除了自己的專業之外,我對經濟學、企業管理、宏觀方面的一些書、文章、雜志也有所涉獵。我還做了很多的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的卡片就有五六千張。從現在來看,我覺得很幸運的是,那個時候打下了一些基礎,積累了很多和企業管理有關的知識技能。

              我那時大學畢業,剛開始分配在國有企業,也是做的會計工作。1998年的時候第一波國企改革的大潮,我就到創維來了。我到創維的第一件工作,組建我們的審計部,然后再轉去做財務總監,三年之后才轉為做業務工作,這種轉變我自己個人的心得有兩條是很重要的。

              第一是學習,比如營銷、生產、研發,這些以前我都沒有接觸過,但是我管財務,這些東西我都需要接觸。我就不斷地學,有從書本學的、有從溝通學的、有從看學的。因為我是干財務工作,會審批很多東西,在審批的時候,遇到不明白,我就非要問個究竟,這個學的過程就是問的過程。

              第二,是我們覺得任何的一個崗位“管得寬”很重要。我在當財務總監的時候,什么會都參加,比如人事、技術、機構設置的會我也參加、我也參與管。我每干一個崗位,真的都是“管過界”了,才有今天從財務管理方面能夠轉型到業務上面去。

              我是一直堅持做企業,要有定力。所謂的定力,指的是你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夠人云亦云。如果你什么都做,達不到堅持,那你定力就不夠了,堅持不做什么,這是很重要的。

              坦誠告訴合作伙伴和公眾遇到的困難

              我在讀大學時候確實對運動還是比較喜歡的,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我們教練發現了,把我叫去校隊里面當守門員。守門員是要守住自己隊伍的大門不失,跟我現在所做的工作差不多。我當企業的總裁,在風險防范這個方面,要守住企業,不能夠頭腦發熱,不能夠過于冒險,然后才能夠做到百年老店。

              我1998年7月份加入創維,到2018年7月份整整20年。這20年,我有幸看著并經歷了創維從一個小廠變成今天一個接近四萬人的大集團公司;也經歷了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我最大的收獲,是在企業有這個平臺,能夠發揮我的才能和智慧,來經營企業,跟它一起發展壯大。

              我的感受是做企業一定要心靜氣和。剛才我們不是朗讀路遙的這篇后記——哪怕我們勞動了,可能一無所獲,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心平氣和地繼續耕作”。做企業同樣,是因為企業的發展過程有它的規律在里面,大部分的企業都是要一步步來,要逐步地建立自己的人力資源、研發、企業文化等等一連串的東西。第二個我最大的感受是,當一個企業碰到困難的時候,尤其是一些致命的困難,要跟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投資者、股民,必須要坦誠的告訴他們:我們現在企業目前出現什么問題,我們正在著手解決什么困難,我們將要以什么樣的一個方法繼續,我們要把這個企業去做好。

              整個彩電行業過去五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互聯網品牌進來,別人說是“攪局者”,但是我不這么看。通過這幾年的大浪淘沙,這個行業當中強者恒強,弱者被淘汰,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非常感謝互聯網品牌,它令到我們這個行業的從業者能夠清醒。現在消費有所改變了,行業又改變了,我們已經找到了智能電視的商業模式,不能夠光靠硬件來賺錢,還要加上內容服務,簡單地說是“硬+軟”一起來協同發展,這是我們創維未來利潤和規模的增長點。

              中國將要接過全球彩電業的大旗

              電視剛開始發展是一個大家伙,通過陰極顯像管來形成圖像,這個是CRT,從黑白發展到彩色。然后經過一段發展之后,到了2000年前后,就有液晶電視出來。到了大概七八年前,又有新的顯示器件出來了,叫做OLED。液晶電視是被動發光,OLED是主動發光。五年前OLED的成本還比較高,但是經過這五年的推廣,全球的發展不錯了。它的第一個的優勢是色彩無限度逼近自然;第二個它可以折疊,也可以彎曲,攜帶方便,液晶做不到;第三,從護眼健康而言,它又比液晶要好得多。

              我們當時在國內推廣OLED的時候,行業有些同行都說我們是瘋了,因為成本高,量又很少,國人都不知道。我們內部也有很多的這種不同聲音,說是花了很多錢,沒有收到效果。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行業出現一些變化,碰到一些問題的時候,我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我選這個OLED是不是真的錯了?我們花了數以億計的推廣費用到里面去,從營收到盈利方面都不太理想,不止一次反思是否真的錯了?但是沒道理啊,我們了解到OLED在美國、歐洲都賣得非常好,用戶都很接受。最終我們還更加堅定OLED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經過這五六年的堅持和推廣,OLED現在成了彩電行業高端產品的代名詞,而這也正切合我們現在整個彩電行業升級換代的一個契機。

              做企業推廣一項技術、推廣一個新產品,確實是像燒水一樣,哪怕燒到95度沒開,如果你把這個火拔了,那就完蛋了。你要加火進去,把它燒到100度開掉。做企業的定力,就需要有這樣一種堅持在里面。

              我們的彩電有三個最重要的東西,其中兩個是技術,一個是品牌。兩個重要的技術,一個是面板技術,我們國家已經解決了,現在有很多家都是著名的面板企業,全球都是前三大了;第二個技術是半導體。這兩塊是核心技術。面板技術我們解決了,但是目前我們的半導體技術還有沒完全解決,還有賴于我們整個國家所有的企業家、所有的科研人員一起共同努力,潛心去研發。

              彩電行業的核心技術——第一要抓好教育;第二是我們國家的政策真正要鼓勵實體經濟,加大研發投入;第三對于一些能夠扎扎實實去做研發的企業,也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對于半導體這個事情,我們彩電行業,特別是我們創維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加強這方面的研發和投入。

              過去我們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產業發展的40年。這40年一代又一代的彩電人,一家又一家的彩電企業,從幾百家現在國內剩下都不到十幾二十家了,前仆后繼。今天是我們中國企業要接過全球的彩電行業的大旗,企業也必須要貢獻自己的力量,繼續拼搏,再出發。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