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共同編制的《創新型初創企業成長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改善創新創業環境,創新型創業企業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在企業規模擴大的同時,創新型創業企業非常注重創新能力提升,人員和經費投入均有較大幅度增加,知識產權總量、發明專利數量、新產品銷售收入顯著提升,創新活力得到了激發,創新成為創新型創業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目前我國創新創業環境整體明顯改善,但與企業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創新創業生態的營造需要進一步提高精細化水平。
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共同編制的《創新型初創企業成長調查報告》今日發布。《報告》顯示,在企業規模擴大的同時,創新型創業企業非常注重創新能力提升,人員和經費投入均有較大幅度增加,知識產權總量、發明專利數量、新產品銷售收入顯著提升,創新活力得到激發,創新成為創新型創業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我國創新創業環境整體明顯改善,但距離企業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創新創業生態的營造需要進一步提高精細化水平。
企業未來盈利可期
從調查樣本的抽樣結果來看,大多數企業屬于中小微企業,經過2年發展,企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發展績效良好、整合能力較強,發展前景良好。
通過對樣本企業的兩期跟蹤研究,發現企業銷售收入增長迅速。2017年銷售收入較高的企業占比較多,2015年銷售收入較低的企業占比較多,因而2017年平均銷售收入高于2015年平均數。其中,2015年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占比4.39%,2017年為16.89%,2017年比2015年高12.5個百分點;2015年未實現銷售收入的企業占比18.16%,2017年只有0.39%,2017年比2015年降低了17.77個百分點。這反映出企業市場前景良好,發展前途較大,未來盈利可期。
發展績效主要反映了創業企業當前績效水平,采用平均資產總額、企業員工收入和收入增長速度、平均銷售收入與市場占有率等指標表示。調查發現,樣本企業平均資產總額迅速增長。2017年企業資產總額較多的企業占比高,2015年企業資產總額較少的企業占比高,因而2017年平均資產總額遠遠高于2015年,也說明企業經過2年的發展,經濟實力有了較大提高。其中,2015年資產總額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占比9.27%,2017年為33.48%,2017年比2015年高24.21個百分點。2015年資產總額低于50萬元的企業占比9.83%,2017年只有2.22%,2017年比2015年降低了7.61個百分點。
同時,樣本企業員工收入增長迅速。2015年企業員工收入集中在6萬元至12萬元,2017年集中在12萬元以上。也就是說,2015年員工收入較低的企業占比較高,2017年員工收入較高的企業占比較高。員工收入增加從側面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穩定,發展前景良好。與2015年相比,2017年樣本企業市場占有率有所變化,本地市場有所擴大,從35%擴大到40%,國內其他地區市場和國際市場有微小變化,港澳臺地區市場縮小8%。從以上變化可以看出,樣本企業產品或服務有本地化趨勢,企業應該擴大市場范圍,開拓新的領域,走向新的天地。
整合能力反映了創業企業對內外部資源的綜合利用能力,報告從合作能力方面衡量,樣本企業合作能力大大提高。2015年企業合作供應商數量增加較少的企業占比較多,2017年企業合作供應商數量增加較多的企業占比較多,因而2017年企業合作能力比2015年有所提高。
企業融資能力是指在一定經濟金融條件下,企業可能融通資金的規模大小。樣本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提高,但在可控制范圍內。2015年企業資產負債率較低的企業占比較高,2017年企業資產負債率高的企業占比較高,說明企業融資能力有所提高。具體來看,2015年資產負債率低于20%的企業占比達62.19%,2017年只有25.32%,2017年比2015年降低36.87個百分點;2015年資產負債率在20%至50%之間的企業占比11.44%,2017年是15.71%,2017年比2015年高4.27個百分點;2015年資產負債率在50%至100%之間的企業占比21.54%,2017年是54.08%,2017年比2015年高32.54個百分點;2015年資產負債率在100%以上的企業占比4.83%,2017年是4.89%,兩者接近。綜上所述,2017年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高于2015年。
調查發現,初創企業表現出較強的盈利潛力。樣本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率迅速提升。2015年銷售收入未實現增長的企業比重是36.42%,2017年只有14.1%;2015年銷售收入增長率較低的企業占比較高,2017年銷售收入增長率較高的企業占比較高,2017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高于2015年。這反映出樣本企業發展勢頭旺盛,產品能迅速占領市場,發展前景良好。此外,樣本企業利潤總額增長率提高較快,表現出了巨大發展潛力。
信息行業經營良好
近年來,信息領域創業熱度不斷升高,成為當前國際技術競爭的重點領域,本次調查重點分析了信息技術行業情況。調查發現,總體上企業經營不滿意度有所下降,滿意度則有所上升,反映出信息技術創業企業這兩年間經營狀況普遍較好。
一是信息技術行業企業資產規模整體增加。2016年企業資產規模主要集中于50萬元至300萬元區間,2018年則主要集中于300萬元至1000萬元區間。同時,信息技術行業企業員工規模整體有所增加,目前信息技術領域企業規模普遍在20人至100人之間。由此看出,2016年至2018年間,信息技術行業生態良好,企業資產普遍增加,企業規模普遍壯大。
二是信息技術行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普遍增加。從資產負債率情況來看,2016年企業資產負債率占比集中在20%以下,2018年企業資產負債率占比集中在50%至100%區間,這表明目前信息技術創業企業財務風險相對較高,企業融資成本增加。作為創新創業金融服務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徑,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在信息技術行業發展未來可期。這一模式在歐美國家已經十分普遍,在我國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信息技術行業企業第二輪融資中,知識產權質押投融資比重為10.81%,2018年為11.8%,上漲了0.99個百分點;2016年信息技術行業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平均金額為53.06萬元,2018年為265.66萬元,增長超過4倍。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在創新投入方面,在兩期跟蹤調查的1801家企業樣本中,無論研發人員還是研發經費均實現較快提升。2017年研發人員平均比例高于2015年。2015年研發人員比例在1%以下的企業占比25.67%,2017年為零;2015年研發人員比例在10%至50%之間的企業占比23.44%,2017年為71.68%,2017年比2015年高48.24個百分點。
同時,樣本企業人均科技經費也提高較快。2017年科技經費總額是2015年的兩倍多,因此2017年人均科技經費比2015年提高較快,企業在科技投入方面有較大程度提高,這也說明初創企業重視研發投入。
在創新效益方面,樣本企業創新發展的各項指標顯示,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良好。創新效益反映企業知識產出的水平和創新收益。樣本企業人均新產品銷售收入有所提高。2015年樣本企業人均新產品銷售收入為0.39萬元,2017年提高到11.45萬元,2017年是2015年的29.36倍,這不僅顯示樣本企業經濟效益增加,也說明企業市場地位得以鞏固和加強。同時,樣本企業知識產權數量增長迅速。2015年樣本企業擁有知識產權總量為11778件,經過2年的發展,2017年上升到18019件。樣本企業每千人知識產權擁有量也從2015年的43件提高到2017年的140件,提高了2倍多。企業擁有知識產權越多,說明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越強。此外,樣本企業發明專利數量也有所提高。2015年樣本企業擁有發明專利總量為3404件,經過2年的發展,2017年達4563件。2015年樣本企業平均每千人擁有發明專利數為12件,2017年達35件,提高了23件,說明企業原始創新能力有較大程度提高。
樣本企業發展潛力各項指標顯示,企業發展潛力提高幅度較大,尤其是創新潛力強,發展前景良好。研發潛力反映企業研究發展的潛在能力,也就是持續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反映創新能力的程度,用新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率、研發經費增長率、技術引進費用增長率、技術改造費用增長率表示。樣本企業研發經費增長率迅速提高。樣本企業2015年研發經費平均增長率為16.68%,2017年達86.51%,提高了69.83個百分點,研發經費增長迅速說明樣本企業有能力和實力持續研發,自主創新能力強。同時,與2015年相比,2017年樣本企業技術引進、技術改造費用平均增長率分別提高了27.22個百分點和6.44個百分點,雖然沒有研發經費增長幅度高,但樣本企業在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方面投入力度也較大,說明企業對擁有技術比較重視,希望提高自身技術能力。
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發展環境是企業得以生存、成長、發展的基礎,企業要通過與環境的交互行為來實現自我發展,發展環境的優劣對企業成長具有直接決定作用。企業發展環境主要包括市場經濟環境和制度環境兩個方面。
市場經濟環境包括基礎設施完善程度和行業發展程度兩個指標。樣本企業所處地區的基礎設施雖然總體上不完善,但已有所提高。從總體情況看,2015年和2017年樣本企業平均評分分別為59分和65分,11個行業在當地的發展均未成熟,樣本企業還有較大成長空間。2015年評分低的企業占比較高,2017年評分高的企業占比較高,因此2017年基礎設施評分高于2015年,說明基礎設施有所改善。2015年基礎設施評分低于50分的企業有334個,占比18.55%;2017年只有191個,占比10.61%。2015年基礎設施評分高于50分的企業有656個,占比36.42%;2017年有1265個,占比70.24%,2017年比2015年高33.82個百分點。
從整體來看,樣本企業所處行業發展程度雖有所提高,但未來仍有較大成長空間。2015年行業成熟度評分低于50分的企業有554家,占比30.76%;2017年有332家,占比18.43%,2017年比2015年降低12.33個百分點。2015年行業成熟度評分高于50分的企業有1234家,占比68.52%;2017年有1251家,占比69.46%,與2015年接近。
制度環境是指與創業有關的產權保護政策、地方創新優惠政策、地方創業優惠政策等,是影響微觀主體經濟決策的重要因素。從發展環境涉及的基礎設施完善、行業發展程度、產權保護、地方創新優惠政策、地方創業優惠政策等5個指標來看,2015年沒有1個指標得分超過60分;即使經過2年的發展,5個指標的得分情況仍然不盡如人意,沒有1個指標得分超過80分,說明企業所處環境需要大力改善。產權保護是發展環境中得分最高的一個指標,也是提高較快的指標。2017年有更多企業認為產權和合約受到保護的可能性更大,高于2015年。地方創新優惠政策力度不足,是發展環境5個指標中提高分值最小的一個指標,也是2017年得分最低的一個指標。2015年只有338家樣本企業獲得國家或地方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占樣本企業的18.77%;2017年達到1008家,占樣本企業的55.97%。雖然有更多企業獲得了國家或地方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但服務效果并不理想,2015年和2017年的平均得分差距不大。
地方創業優惠政策提高程度較大,是發展環境5個指標中提高分值最大的一個指標,但力度依然不足。2017年得分高的企業比重遠遠高于2015年,2015年和2017年稅收優惠政策效果得分高于50分的企業占比分別是16.09%和63.59%,2017年比2015年高47.5個百分點。
為進一步促進創新創業發展,2018年9月份我國出臺了《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隨著打造“雙創”升級版等一系列措施落地,未來創新創業發展環境有望進一步改善。(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創業企業調研組)(責任編輯:王炬鵬)
責任編輯:yjj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