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5G機器人迎新 帶來“智慧校園”新體驗

            2019-09-05 11:16:01     來源:光明網

             受訪者供圖

             近日,許多高校都已開學,2019級大學新生開啟了自己全新的大學生活。剛邁入校門,他們就發現了一群可愛又特殊的迎新隊伍——5G人工智能機器人。這代表著5G技術與校園的聯姻,從開學迎新的第一步就拉開了序幕。

             作為國內高校的“排頭兵”,清華、北大在充滿古韻的校園內,也為新生打造了全新的5G智能歡迎儀式。清潔、物流、巡邏、零售,甚至是校園安全知識講解,“5G+智慧校園”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高校校園。

             戴上AR眼鏡,體驗5G+AR衛星結構教學;現場觀摩大學生志愿者遠程為支教小學生上“5G音樂課”;利用5G技術連線中國延安干部學院馮建枚教授,“現場”教學為同學們講述白求恩的故事。5G的身影出現在許多國內大學校園間,也正是5G的到來,讓各大高校搭上了這趟“高速列車”,駛向打造智慧校園的站臺。

             “作為高校信息化建設‘高級形態’的‘智慧校園’,是對數字校園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它綜合運用新興信息技術,將學校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有機銜接起來,為師生建立智能開放的教育教學環境和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改變了師生與學校資源、環境的交互方式。”北京大學醫學部信息通信中心副主任宋式斌說。

             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重點部署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任務,其中第八點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北京市教委日前發布《關于開展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雙百”示范行動的通知》,北京市將啟動100項信息技術與課堂應用融合創新研究課題,建設100個智慧校園融合應用示范基地。

             “智慧校園建設,要從小做起,方能見微知著。思考出智慧,規劃智慧校園建設,要善于思考和總結;角度出創新,創新需要找準點,從點的角度來實現,由點帶面;落地出成績,有了創新規劃后,要盡快想辦法將規劃任務落地,落地才能出成績,才能為后續規劃調整提供依據;細節出成敗,做信息化要多關心細節,細微之處往往決定著整個事情的成敗。”宋式斌建議。(馬愛平)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