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七曜投資榮獲英華獎 創始人兼基金經理譚琦從碼農到基金經理

            2019-09-04 15:42:44     來源:中國經濟網

              9月4日,由中國基金報評選的2019年中國基金業私募英華獎成長公司獎頒給了一家“非著名”私募公司——七曜投資。不免讓人好奇,七曜是誰,為什么是七曜?

              七曜投資的創始人兼基金經理譚琦似乎有一張按模板填寫的履歷:西安交大計算機本碩,華夏基金投研部錄取的第一位應屆畢業生(2003年),從行業研究員到研究主管、策略分析師、基金經理。2007年譚琦擔任華夏藍籌(160311)的基金經理,2009年開始管理華夏紅利混合基金,2012年接棒華夏策略混合基金。數據顯示,他管理期間華夏紅利基金創造收益163億元,實際分紅147億元,當基金經理的六年里拿了五次金牛獎。

              從標準模板里走出來的譚琦在2014年成立了七曜投資,然后一下變得“非主流”起來。非主流的表現之一,成立后先專注跑凈值曲線,三年內都沒有跑市場做推廣,甘當“非著名”;表現之二,每個月譚琦寫兩篇投資雙周記發表在七曜投資公眾號,記錄投資感悟不求其他,和惜字如金的投資大鱷比相去甚遠;最表現的“非主流”的是,七曜投資不買熱門股,依靠逆向價值的策略,居然也能大幅戰勝市場。

              為什么按部就班成長起來的譚琦會有點“離經叛道”,可能是他在標準模板里跑了太久——本碩是保送的,管理大基金是公司分配的。“脫離模板”之后的譚琦不斷在思考探索,把大學時打辯論賽拿冠軍做思辨的興趣撿了起來,所以不斷的寫雙周記記錄思考,沉浸在逆向價值策略的自我打磨之中。不買熱門股,因為熱鬧的馬路不長草,擁擠的賽道利潤有限而風險更大,所以譚琦信仰“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的道理。

              譚琦提到過一個簡單的投資模型,讓人印象深刻:一個公司的股價變化過程,大致有如下幾個階段:

              1。深刻的邏輯成立——基本面、逆向投資者進入;

              2。時間和空間的變形階段——震蕩時間,利空和利多的理由交織,波段操作者在場;

              3。籌碼歸邊——催化劑出現,拐點出現,先知資金、趨勢交易者進場;

              4。熱鬧的沸騰時期——跟風盤、被迫買入者、短線逐利者進場;

              5。水潽火滅的崩塌——大跌,大量資金出貨。

              這五個階段對應的是五類投資人,做到第三類的趨勢投資人已經是聰明錢,但是第一類能夠解決本質的問題,以更低的成本、更小的風險進入更從容的空間。逆向投資需要投資人具備獨立、洞察、耐心的特質,譚琦選擇逆向價值投資是性格與之契合,和趨勢投資比并無高下之分,趨勢投資需要人的特點是靈活、善博弈、善試錯。

              關于獨立思考,譚琦就不認為這幾年流行的“頭部企業通吃”會永遠持續。因為大而強變成頭部企業,核心是強而不是大,大可能會削弱強,《創新者的窘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即使把一個小而強的企業和一個大而強的企業放一起比較,前者的空間會更大。

              過去三年期及四年期的業績統計,七曜投資的排名位居市場前列,譚琦比在公募時有越戰越勇之勢。展望未來,譚琦認為只走了0到1的一小段,因為中國的創新才剛開始。在發達國家,商業要素的自由排列組合,產生出了千姿百態的商業企業。從商業史的長維度看,中國企業多數還在依靠資源稟賦,從原來的礦產、土地資源到人力、牌照等資源,打法簡單粗暴。而面向未來,效率的提高、AI和算力的應用,剛剛開始,升級的空間很大。

              從這個角度來說,資本市場也處于一個舊周期結束(地產周期)和新周期興起(效率提升)的交替中。中國市場有全球最便宜的股票,也有最貴的,這是他豐富多彩、對立統一之處。剛兌的打破,凈值型產品的飛輪正待轉起,這是最好的買入機遇期。據了解,譚琦在2018年清華五道口院長之夜活動上對凈值化管理的主題發言,也破格得到了吳曉靈院長的肯定。

              學計算機出身的譚琦感到,人類其實是一段程序,一種算法。人的七情六欲,言行舉止,都取決于輸入輸出的約束條件。作為一個碳基的程序,感受到自己的底層代碼在如何運行是多么有趣,這就可以推己及人,理解人性的共通。

              他一直在用升維觀察,換位思考,思辨論證,探索投資的無限游戲。

              譚琦說,“人與人之間的基因相似度在99.9%以上,表面的巨大差異來自于廣泛的共性之中,因此,沒有什么跨不過的鴻溝,沒有什么打不破的桎梏,莊子早就說過:萬物與我為一,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責任編輯:DF378)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