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聲不僅僅是現有職場征信體系的有效補充,更是為信用體系的完善提供了新依據、新思路。”9月3日,職聲創始人兼CEO朵海云在行業沙龍上表示,在互聯網滲透和新興行業的沖擊下,職場誠信情況不容樂觀,職場征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緩。
沙龍現場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發展升級,信息不對稱的壁壘不斷被打破,更加開放的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依托真實數據、疊加AI智能進行的大數據評估運算技術逐步成熟并開始在各個領域發揮其價值。征信體系由于其天然的數據性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更是走在了行業信息化、大數據化的前列。
在此背景下,北京秒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差評為核心、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職場征信APP“職聲”進軍職場征信細分市場。
朵海云表示,職聲是順應時代需求的產物。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中國勞動從業者(18-60歲)人數高達9.8億,就業人數7.8億,這個數據還在不斷攀升。與之形成對照的,是在互聯網滲透和新興行業的沖擊下,職場誠信情況不容樂觀,職場失信頻發。
朵海云介紹,“職聲”用差評作為切入點,開辟B2B/B2C/C2C/C2B等多維度差評體系,通過個人與個人、個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合作之后產生的分歧作為差評的依據,再通過多維度的差評和大數據結合才能正真了解一個人。“職聲的本質是通過差評來挖掘人性的弱點,再將這些通過數據方式更立體的呈現和服務優質用戶。通過對信用相關職場場景的全覆蓋,讓職場征信的評判標準更加全面立體,同時有效避免了失信者帶來的二次傷害。”
環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嘉認為,無論從道德層面還是從法律實踐層面,征信問題都是覆蓋全體社會成員的大問題。目前,傳統人力資源的壁壘仍然存在,數據流通和共享極為困難,這是職場征信體系建立的痛點和難點,也正是職聲著力解決與變革的重點。
凌晨資本創始人何培成認為,職聲借由差評構建了去中心化的信息來源體系。每一個經過認證的用戶,都可以對相關人物或企業進行評價,通過發散的評價和集中的評估,數據更全面也更有價值。
在朵海云看來,職聲不僅僅是在職場“有用”。除職場場景外,越來越多的衍生領域也需要征信數據的幫助,以緩解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種種風險。為此,職聲將努力推動個人征信與職場征信數據的結合,為用戶提供切實的幫助。諸如租房被騙、合作詐騙等具體問題,也可以通過職聲差評進行發布,幫助更多人規避風險,讓失信者無處遁形。(宋雅娟)
[ 責編:肖春芳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