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科創板首現注冊申請被否引發業界反思

            2019-09-04 09:24:47     來源:中國經濟網

            科創板首現注冊申請被否引發業界反思 中介機構歸位盡責要“做加法”

            近日,證監會網站發布公告稱,不予同意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恒安嘉新成為科創板首家注冊申請被否企業。業內人士認為,該項目被否主要因為申報時會計處理的調整比例太大,已突破相關的法定發行條件。作為發行人,應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作為保薦機構,投行需審慎勤勉、歸位盡責,發揮好“看門人”作用。

            充分披露信息是關鍵

            業內人士認為,恒安嘉新申報后的利潤調減遠超20%,已觸及《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中內控方面不符合發行條件的相關闡述。為了繞過這條規定,公司說自己屬于“特殊會計判斷事項”,但監管部門不認為這是“特殊會計判斷事項”,因此拒絕了其注冊申請。

            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注冊被否,與中介保薦機構盡調、核查義務履行不到位不無關系。招股說明書顯示,恒安嘉新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而同樣由中信建投保薦的科創板企業視聯動力也于同日終止審核。此外,業內人士表示,中信建投的另一科創板項目世紀空間已處于現場檢查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世紀空間主業是做衛星系統運營,其申報時將租來的衛星當固定資產、租期7年按10年折舊,相應會計差錯更正也到了20%的線。而且世紀空間早在6月29日提交注冊,至今尚無結果。

            華泰聯合證券投行管委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張雷此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下,發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擬上市公司對于信息披露具有誠信義務及法律責任,應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

            業內人士表示,注冊制對中介機構的執業能力、執業質量、定價承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注冊審核機構后續將通過開展中介機構執業質量評價、完善誠信公示制度,督促中介機構重視聲譽和執業風險,提高執業質量,全方位、大力度推動中介機構歸位盡責。

            中介機構需要“做加法”

            針對券商內控制度不嚴,證監會此前曾對兩家券商開出過“罰單”:中金公司在保薦交控科技科創板IPO的申請過程中,未經上交所同意,擅自改動發行人注冊申請文件而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中信證券在保薦柏楚電子科創板IPO申請過程中,對招股說明書注冊稿相關內容擅自進行了刪減而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

            上述兩家券商均是投行業務突出的頭部券商,而中信建投亦是如此。數據顯示,按照所服務的科創板申報企業的家數統計,截至目前,中信建投證券以服務17家企業位列保薦機構的第二位。2019年券商中報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收入為16.17億元,僅次于海通證券位列第二位。

            “作為頭部券商,理應具備嚴密的質控體系,沒想到接連兩個項目出現利潤大幅調減。”某業內人士表示,一個項目撤回、一個項目被否,不僅承銷保薦費化為泡影,而且對投行的執業聲譽造成不良影響,后續可能造成客戶流失。投行倘若過于強調項目數量、忽視項目質量,不把風險控制作為最重要工作,其亮眼業績將會是不可持續的。

            另一業內人士表示,一些頭部投行“搶項目”的能力較強,項目較多,但投行內部不同團隊的執業質量相差較大、參差不齊,有的發行人也會因為投行的執業質量受到影響。

            “內部團隊龐大的投行可能都會面臨類似問題。”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團隊多了,總會有差異,出事是個概率問題。而內控提高,會加大成本,減少收益。在利益驅動以及業績壓力面前,很多內控措施或流于形式。這也是為什么監管層去年開始推行投行內控指引。

            張雷認為,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改革中,發行條件做“減法”,那中介機構歸位盡責制度則需要做“加法”。中介機構審慎勤勉、歸位盡責是注冊制改革順利落地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中介機構的把關功能將成為注冊制下最為關鍵的一道防線,保薦機構等中介機構的職責必將進一步強化。

            ?

            (責編:趙春曉、喬雪峰)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