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全國工商聯宣傳教育部指導,中國經濟網和浙江、江蘇、福建、廣東、湖北、重慶、貴州網信辦承辦的“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活動啟動儀式暨專題研討會9月3日在溫州舉辦。圖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致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張相成/攝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溫州9月3日訊“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于今日在溫州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中國經濟網和浙江、江蘇、福建、廣東、重慶、湖北、貴州網信辦承辦。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在啟動儀式上進行了題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在做優做大做強實體增量”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民營經濟在當前進行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并從五個方面為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議。
民營經濟在國計民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歸結為“56789”五個數字,即為中國經濟貢獻50%以上稅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企業數量。何建華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著社會財富形態、國家發展模式、全球經貿格局、科技革命機遇、優質資源競爭、消費拉動增長、產品業態拓展、社會發展等多項變化,民營經濟進行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對于新時代民營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何建華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要感恩時代,樹立信心;第二,要脫虛向實,守正創新;第三,要注重科技方面的人才,以科技創新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第四,企業要通過誠實勞動來為社會創造財富;第五,企業要擔負起社會責任,進行理性的發展。
“回望40年中民營企業的發展,最有價值的當屬以溫州浙商為代表的企業家精神。如果新時代能打造出高質量的民營企業家群體,那無疑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財富,也必將在新時代創造新的輝煌。”何建華表示。
據了解,本次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將組織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等走進浙江、江蘇、福建、廣東、重慶、湖北、貴州等省(市)的相關部門和具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進行采訪,梳理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各地的貫徹落實情況,宣傳各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認識和具體舉措,為民營經濟大發展鼓與呼。
責任編輯:cyf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