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青報:別讓5G信號入戶難拖5G后腿

            2019-09-03 04:30:22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別讓5G信號入戶難拖5G后腿

              追劇刷視頻得跑到戶外,可能是5G時代初期的體驗,因為多半在室外才能找到信號。想窩在家里使用5G手機追劇,感受網速超快、視頻秒開,然而想要實現這美滋滋的情景可能對宅男宅女來說有點兒困難。北京日報記者近日體驗發現,5G速度雖然比4G快得多,但現階段信號入戶并不容易。

              由于5G網絡具有傳輸速度更高、響應時間更快、連接范圍更廣等特點,已經廣受社會期待。今年6月,工信部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由此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50城市將率先實現5G網絡覆蓋,對這些城市用戶而言,先體驗5G是幸運的,但現階段體驗效果恐怕并不理想。

              這主要是因為5G基站建設有個過程,5G網絡覆蓋范圍只能逐步擴大,現階段覆蓋不到的區域,用戶還無法享受5G帶來的紅利。而且5G網絡已經覆蓋的區域,記者發現室內室外完全是兩種不同體驗——在室外走動信號搖擺不定,而室內信號基本消失。換言之,在覆蓋區域用戶只能在室外固定使用5G。

              顯然,無論是對個體用戶而言還是對單位用戶來說,都很少站在大街上使用5G,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使用5G,而眼下室內幾乎沒有5G信號。再加上目前5G基站數量少,用戶體驗效果不佳就拖了5G發展后腿,如很多用戶因室內不能使用5G,暫時不辦理5G業務,不能分擔5G建設成本,會影響5G進度。

              5G信號“入戶難”的原因是,5G的頻率超高,而電磁波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衰減也越快,更容易被障礙物屏蔽。這意味著,僅憑室外基站,5G很難完成對室內信號的覆蓋,還需要室分設備(相當于5G的室內微型基站),才能將信號相對均勻地分布到室內。那么,室內信號覆蓋成本應該由誰承擔?

              如果未來相關設備的價格較高,對單位用戶來說可能不在意,但對家庭用戶會是一筆支出。如果完全由用戶來買單,也會拖5G發展的后腿。因此,只有運營商承擔室內信號覆蓋成本,不增加用戶經濟負擔,才有更多用戶愿意使用5G網絡,也才能加快5G建設步伐。

              同時,5G基站進居民小區如果面臨阻力,也會影響5G發展腳步。目前,居民小區都是3G和4G基站,居民在小區內使用5G,必須讓5G基站進入小區。從過去電信基站進小區的情況看,絕大多數居民小區是支持的,但也有少數小區居民以電信基站輻射影響身體健康為由,反對小區建基站或拆除已有基站。

              要想讓5G基站順利進入居民小區,必須消除“輻射恐懼”。一方面是普及我國相關國家標準和其他國家標準;另一方面是定期公開小區每個基站的電磁輻射監測信息,以打消居民顧慮。去年江西以立法形式確保該信息公開具有示范意義。

              其他省份或全國層面,也有必要圍繞5G基站進小區提供法律支持。同時,需要工信部或四大運營商總部或各地政府作出統一安排,最終目的是降低用戶使用5G成本、提升用戶使用5G網絡體驗,以便加大推廣力度,讓更多用戶享受5G紅利,并為5G建設提供支持。

            責任編輯:覃肄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