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暨2020新品發布會在成都太古里舉行,本次發布會以“源中國·釀未來”為主題,近六百位行業專家、酒類經銷商及媒體記者齊聚一堂,聚焦本次發布會。作為川酒集團成立兩年來的首次重大亮相,川酒集團戰略暨2020新品發布會受到了行業和媒體的高度關注。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甘權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甘權在講話中提到“白酒產業發展已經進入新的時代”。他認為,四川獨特的自然釀造生態和釀酒微生態,造就了川酒得天獨厚的優勢。當前白酒產業更加注重產品結構的優化、產品品質的提升,正處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關鍵時期。甘權希望川酒繼續發揮優勢,不斷影響中國白酒產業品牌與渠道變革,為中國白酒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再立新功。最后甘權祝愿川酒集團快速發展,再創輝煌。
川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曹勇
川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曹勇發表了“攜手合作,共創未來”的主題致辭,曹勇在致辭中首先闡明了川酒集團的成立背景和歷史使命。自2017年成立,川酒集團憑借“川酒甲天下”的優勢,從生產管理、品牌推廣、渠道建設、金融服務、科技研發、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入手,搭建起酒類企業發展的“共享服務平臺”,積極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酒類企業服務。川酒集團的目標是對標世界酒業巨頭——英國的“帝亞吉歐”和法國的“保樂力加”,邁入世界500強行列。
曹勇在發布會上發布并闡述了川酒集團的“三優愿景”:致力于成為中國優質的基酒生產供應商,中國優秀的國優品牌整合商和中國優異的酒類產品經銷商。
成為中國優質的基酒生產供應商,要“整合酒企,振興酒業”,首先就要從川酒基酒入手。川酒集團現已在瀘州、宜賓、成都等地整合和建設生產基地,同200多家酒類企業合作,整合30年以上窖池群,可為酒企和消費者提供多年份、多香型、多種口感的優質原酒。
致力于成為中國優秀的國優品牌整合商。新中國至今共誕生了70個國優品牌,川酒集團通過對敘府、二峨、三溪等國優品牌進行梳理,構建涵蓋產品體系、品牌體系、營銷體系、商業體系在內的品牌建設“四大體系”,拉近了與知名國優品牌的距離,實現了國優品牌價值的倍增。目前川酒集團旗下已有敘府、三溪、古川、潭酒、玉蟬獲得了四川十朵小金花的榮譽,占據了十朵小金花的半壁河山。
致力于成為中國優異的酒類產品經銷商。曹勇生動的打比喻:“川酒是個筐,四川的好酒都往里面裝”。川酒集團積極開展全國、全球各類酒類品牌的代理和銷售業務。
為了實現“三優愿景”這個宏偉藍圖,曹勇表示,川酒集團將集聚優勢、匯聚力量、整合資源,從完善質量體系、技術革新、人才引進、開放合作四個方面狠下功夫,努力練好內功。
質量方面,川酒集團嚴格按照醫藥級標準,建立標準化白酒生產質量體系、白酒溯源體系,讓消費者喝到的每一滴酒,都是來自川酒集團優質的純糧固態好酒。技術革新方面,川酒集團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充分利用旗下川酒研究院強大的人才隊伍,打造集“產學研培”為一體的科研創新平臺,構建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中心,釀造引領市場的新品、佳品。人才方面,川酒集團總部雙一流、985、211院校畢業生占80%以上;研究生學歷達53.6%,博士學歷達7%;海歸人才比例達10%,擁有高級經濟師、高級釀酒師、高級會計師、國家評酒委員、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等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0多名。
2018年,川酒集團完成銷售收入120億元,2019年預計銷售收入200億元,2020年的銷售收入是260億,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到2023年的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在本次發布會上,川酒集團副總經理李高和就川酒集團的品質、品牌和營銷模式做了介紹。李高和介紹了川酒團釀造“一瓶好酒”的先天條件,川酒集團在在宜賓、瀘州、成都等核心產區都布局了川酒集團的生產基地,盡享得天獨厚的釀酒自然環境,傳承古法工藝,堅持固態純糧釀造,確保基酒品質。全面整合了全川30年以上的窖池群和200多家酒企的貯存基酒,優中選優,精心勾調。并且川酒集團已經建立了白酒產品質量認證體系,川酒集團要確保讓消費者喝到的每一滴酒,都是優質的純糧固態好酒。
在品牌方面,目前川酒集團已初步形成“1+N”品牌格局,“1”就是以“川酒集團”品牌為引領,“N”指的國優品牌,目前已經整合敘府、二峨、三溪、楚園春等國優和區域品牌。
營銷模式上,在川酒集團堅持“開明開放、互利共贏”的原則,重磅推出“五大紅利”,分別是股權等你拿、品牌等你選、現金等你搶、服務等你享、喝酒送健康。李高和演講后,川酒集團發布了包含敘府、二峨、自然香、赤渡、全興五個系列的16款產品。
本次發布會不僅場內大咖云集,以頂層智研助力川酒集團發展。會場外也設置了時尚酷炫的互動裝置,以新穎的玩法推廣川酒集團旗下白酒品牌,吸引年輕消費者注意;邀請了五位微博達人,以“酸甜苦辣咸”為核心,聚集年輕粉絲,彰顯川酒集團新多元媒介傳播策略及品牌年輕化戰略。(袁明松)
[ 責編:趙清建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