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可愛的中國”之哈尼族:用雙手雕刻大山 用歌聲震撼世界

            2019-09-01 23:32:30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云南省紅河州紅河縣位于紅河上游,這里峰巒起伏,溝壑縱橫,紅河繞縣境北緣奔流而過,勤勞勇敢的哈尼族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踏上這片土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連片的梯田。哈尼族生活在大山上,勞作在大山上,也就把梯田開墾在大山上。所以有人說,哈尼族是一個“雕刻”大山的民族。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一位和藹的哈尼族老人——陳習娘。陳習娘說:“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和梯田是分不開的”,因為實際上她的名字就叫栽秧山歌,是在栽秧的時候所唱的一種民歌,屬于四季生產調里面的春季調。

            自古以來,哈尼族唱的四季生產調內容豐富、通俗易懂,貼近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從哈尼歌聲中,能感悟到哈尼族人的歷史,了解他們是怎樣待人接物的。

            從第一次申報非遺以來,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她的價值就在于向世界證明我們東方也有多聲部音樂現象。走進哈尼族的村子,墻體上畫著哈尼族的農耕文化,這里的風景、這里所產生的一切事和物。“游客到我們這里很直觀地可以看到我們哈尼族的很多文化現象”,“通過這樣的展示,讓世界或者外界更多地了解我們哈尼族一路走來的文化”,紅河縣基層文化工作者李白章說道。“哈尼古歌是通過口傳心授代代相傳的。”陳習娘對徒弟們說,“哈尼古歌很有價值,對于我們來說就像饑渴時需要水一樣需要她(哈尼古歌)。”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記者 車靜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