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以不拘一格叛逆形象示人的英國首相約翰遜最近再次展示了其不走尋常路的做派——延長英國議會的秋季休會時間。約翰遜使出的這一“奇招”在英國引發新的政治風暴,黨內高官辭職施壓、反對派責難聲一片、民眾示威反對……一個碩大的新問號騰起在唐寧街10號上空:約翰遜非常規脫歐打法能否走得通?
約翰遜的“休會牌”一打出,幾乎所有的政客與觀察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新首相要玩暗度陳倉的把戲。
眾所周知,約翰遜上臺后信誓旦旦地提出,10月31日是英國脫歐的最后期限,達不成就來“硬脫歐”,順便賴掉數百億英鎊的“分手費”。不管這是動真格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計策,起碼現階段約翰遜看起來要把與歐盟的這一“游戲”進行到底。
約翰遜不僅要面對歐盟方面的壓力,其黨內和議會內部反對其“硬脫歐”的聲音也不少。且不說英國議會此前通過決議不準“無協議脫歐”,就算是約翰遜所在的保守黨內部也是反對聲震耳欲聾。曾參與把前任特雷莎·梅趕下臺的約翰遜也很清楚,英國議會不僅“拖后腿”讓脫歐進程陷入死局,而且數度投反對票“羞辱”梅前首相,逼迫后者不得不淚別唐寧街。因此,為了不讓自己的“脫歐”大計在10月31日大限來臨之前少受到議會的掣肘,約翰遜祭出“休會”大旗——向女王申請把議會秋季休會時間從常規的三周延長至五周。按照約翰遜的計劃,議會將從約9月10日起休會至10月14日,屆時議員想要辯論10月31日的脫歐安排,尤其是尋求立法阻止“硬脫歐”,從時間上來說就會很困難。
按照英國有關規定與慣例,首相有此權力申請延長休會,歷史上也有先例,所以,反對派無法從程序上駁倒約翰遜。約翰遜還回應稱,延長休會是由于本屆議會的會期過長,與繞過議會推進脫歐進程無關,議員們還將有充分時間辯論脫歐安排。不過,許多議員們對此說法不太認可,認為此舉違背民主,留歐派更直斥約翰遜“辱沒憲法”“策動政變”,超過150萬英國網民已簽署一項網上請愿,反對暫停議會運作,更有反脫歐活動人士到法院提起司法復核訴訟。對約翰遜暫停休會感到不滿的民眾走上了倫敦等地的街頭。據英國《獨立報》報道,本周末英國各地至少還會舉行60場抗議活動。
約翰遜會頂住壓力堅持“休會”嗎?他當然是不會輕易撤銷“休會”決定的。盡管其面臨的黨內壓力不小——蘇格蘭保守黨主席露絲·戴維森、上議院保守黨黨鞭喬治·楊格先后辭職表示劃清界限,但約翰遜不為所動。反對黨工黨黨首科爾賓宣稱將在9月3日議會恢復后推動立法、阻止約翰遜,同時準備發起不信任動議,但從目前來看難度不小。
但是,約翰遜并非穩如泰山,一方面,在英國“多數通吃”的政治體系內,他所在的保守黨目前處于未掌控多數議席、與他黨組建執政聯盟的處境,因而他騰挪的空間并不大;另一方面,他要盡快在與歐盟的“游戲”中取得進展。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英國歷史看,有兩次有爭議的休會導致了政治“滑鐵盧”:
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1948年,時任首相艾德禮在與議會就鋼鐵工業國有化計劃的爭斗中申請延長了議會休會期,后來艾德禮在1951年的提前大選中失去了許多支持,最終丘吉爾再次成為首相。
還有一次是1997年,時任首相約翰·梅杰為避免議會就兩名保守黨議員受賄丑聞進行辯論而強行延長議會休會期,此舉引發了爭議,最終導致政府更迭。
換個角度看,約翰遜此次“休會”也確有不得已的苦衷。隨著10月31日這一大限的迫近,約翰遜需要集中精力盡快與歐盟在脫歐協議談判上取得突破,為此他需要擺脫議會的掣肘輕裝上陣。最近,約翰遜的歐洲大陸之行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在愛爾蘭邊界問題的談判上取得了德國姿態性支持。不過,在與歐盟的較量中,1對27的實力對比決定著英國方面很難占到上風,約翰遜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別的且不說,“硬脫歐”將使英國經濟不能承受之重。英國27個關鍵經濟領域中的24個將在“硬脫歐”后立即受到擾亂——英國的金融服務業將喪失在歐洲單一市場運營的準入權,英國肉類出口到歐盟將面臨高達 40%的關稅,足以讓很多農場破產……
一旦處置不當,約翰遜將面臨黨內、議會和經濟界多重壓力,不信任投票會在某個時候出爐,而一旦約翰遜輸掉不信任投票,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則終究不可避免,約翰遜也隨之有可能成為“流星式”首相。
(責任編輯:DF372)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