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馬文靜)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也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在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工信部深化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以四方面舉措扎實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增強創新能力?已批復建立13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李北光表示,工信部聚焦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在充分匯聚行業創新資源的基礎上,工信部采用“公司+聯盟”模式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解決產業共性技術供給缺失問題,彌補從實驗室樣品到生產線產品中間涉及到的工藝、專用材料、專用設備、標準和檢測能力等短板和弱項。
目前,累計批復建立13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指導各地認定了107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形成了以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核心節點的制造業創新體系。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 推進企業技術改造
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是制造業轉型的必由之路。李北光表示,工信部推動實施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工程,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深入推進“互聯網+”和“智能+”,加快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圍繞工業“四基”,工信部持續實施“一攬子”突破行動,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協同開展技術攻關;繼續推動“一條龍”應用計劃,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清償拖欠賬款超3800億元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發展方面,李北光表示,工信部貫徹《中小企業促進法》,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行動計劃,印發實施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指導意見。
此外,李北光透露,工信部組織開展了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專項行動,目前已清償賬款超過3800億元。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深化制造業高水平開放
在營造制造業發展環境方面,今年,我國制造業增值稅稅率由16%降低到13%,工信部推動落實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產融合作試點,與有關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與此同時,制造業高水平開放也在逐步深化,例如明確汽車開放時間表,取消稀土等礦產資源冶煉環節、宣紙和墨錠生產對外資的限制等。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