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日前,中國建設銀行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成績單”。上半年,中國建設銀行實現凈利潤1557.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9%。在29日舉行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多位建設銀行高管對LPR改革影響、未來房貸走勢等進行了回應。
新增貸款LPR定價比例達56% 對凈息差影響有限
2019年上半年,建設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2504.36億元,增幅為4.57%,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 69.28%;凈息差有所下滑,為2.27%,同比下降7個基點。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表示,凈息差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存款成本上升,貸款定價對利率提升有作用,但是沒有抵消存款成本上升的影響。“下半年預計凈息差會保持基本穩定,可能略下降1-2個基點左右。”許一鳴說。
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強調,各金融機構要抓緊推動LPR運用,盡快實現新發放貸款主要參考LPR定價,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推動貸款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
LPR改革后,隨著貸款實際利率的下降,分析普遍認為將對銀行凈利息收入產生影響。對此,許一鳴表示,建行目前的貸款定價水平與以LPR為基準的貸款定價水平差距不大,約5-6個基點,根據測算,年底前對建行凈利息收入的影響不到1億元,明年可能會多一些,對利差管理和盈利會造成一定影響,但在整個市場改革的環境下,不需過度擔憂。
對于LPR運用的進展,許一鳴透露,中國人民銀行要求銀行三季度新增貸款中LPR定價比例要達到30%,年底達到50%,明年達到80%。“建行認真嚴肅地執行,現在新增貸款中LPR定價比例已經達到56%,三季度肯定超過30%。”
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下降 將加強資金用途監管
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2019年上半年,建設銀行房地產貸款結構優化,實現了“五降”。
數據顯示,上半年,建設銀行個人住房相關貸款與對公房地產貸款占比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貸款不良額較年初下降8.3億元,不良率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增速同比下降6.55個百分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增速同比下降0.49個百分點。
“建行一直嚴格落實‘房住不炒’的要求,因城施策,差別化、擇優、審慎地開展房地產開發貸業務。”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房地產開發貸款企業準入標準,對企業的資質、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會有嚴格的標準要求,嚴格落實監管政策,加強資金用途等方面監管,確保房地產開放貸款合規發展。
個人住房貸款方面,上半年,建設銀行發放個人住房貸款5.0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0.3萬億元,增幅 6.35%。建設銀行副行長廖林表示,未來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將保持穩健發展,個人貸款將形成按揭牽頭、其他業務跟進的態勢。
完善LPR形成機制改革后,8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對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進行了詳細要求。紀志宏指出,LPR改革在住房領域涉及面較寬,建設銀行目前正嚴格落實監管執行要求,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合同文本修訂、系統上線準備工作都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