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科創板“搶眼”,資本市場魅力增強

            2019-08-30 09:30:19     來源:中國經濟網

            無論是在完善融資功能、建設基礎制度,還是在優化市場監管、提高投資者權益保護水平等方面,A股多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近期推出的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掀起了資本市場增量改革高潮,用市場化的變革徹底扭轉了部分科創型企業對資本市場的偏見,成為吸引國內科創企業“回流”的重要誘因。

            科創板開市“滿月”,市場總體運行平穩,融資額和上市企業數量等數據格外顯眼。截至目前,科創板累計受理IPO企業已達153家,另有200家企業在“排隊”。同期,赴美國市場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和融資額為22家、24.83億美元,“排隊”企業數量等指標明顯遜色于往年。

            IPO指標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股市場正在對中國科創型企業失去吸引力。這是因為無論是在完善融資功能、建設基礎制度,還是在優化市場監管、提高投資者權益保護水平等方面,A股多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 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經過多年制度建設,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體包括:一種支柱,即資本市場信用的重要支柱之一;兩大成果,即現代企業制度示范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示范;四個融合,是《公司法》、黨的領導、國際慣例、傳統文化融合為一體,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上市公司治理文化。

            在市場化改革方面,2004年開啟的股權分置改革,積累了豐富的市場化改革經驗,對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20多年間,中國大量引進國外上市公司并購制度的成熟做法,不斷完善并購重組制度提高市場效率。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方面,近10年來,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推動退市制度建設,統籌平衡落實退市制度與投資者權益保護的關系,努力推動退市常態化。2016年A股開啟IPO常態化,不斷厘清一級市場發行與二級市場關聯關系,并通過設立創業板、新三板、中小板等,以多層次資本市場力量為實體經濟帶來源源“活水”。

            更為重要的是,近期推出的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掀起了資本市場增量改革的高潮,用市場化的變革徹底扭轉了部分科創型企業對資本市場的偏見,成為吸引國內科創企業“回流”的重要誘因。

            一方面,科創板的核心變革之一是前所未有地實施了多維度上市標準,針對一般企業,構建以市值為中心的多套上市標準,把研發、市值、現金流量等都納入了上市標準的考量,這是增強市場新股發行包容性的巨大進步。

            另一方面,注冊制是市場理念的重塑、責任體系的重建、定價基礎的重構,也是信息披露的重界。在審核制下主要由政府部門對上市公司質量把關。在注冊制下,要推行市場化定價機制,最早由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選擇投資,接下來由投資銀行選擇有成長性的企業做業務,推薦給市場。

            即便是簡單地從營商環境角度考慮,科創板推出前后各方的重視程度,也充分說明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高效和務實。從2018年11月5日正式提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到今年1月30日相關配套業務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只用了不到100天時間。今年3月初,《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等近30個文件集中發布,涉及申報門檻、發行承銷、市場交易、信息披露要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多個維度。

            隨著A股各項基礎性制度不斷完善,市場監管有效性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魅力正在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感覺到,與其遠涉重洋做“游子”,不如回歸科創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赴美上市降溫充分說明,中國有能力、有條件、有信心留住自己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讓更多國內投資者分享到科技創新的紅利。(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周 琳)

            ?

            (責編:趙春曉、喬雪峰)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