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連續13年 我國對世界經濟貢獻率世界第一

            2019-08-30 08:18:38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報告《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顯示,201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5%,比1978年提高了24.4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昨天指出,中國已經連續13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容小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經濟社會總量指標占世界的比重和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

              我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據盤點,1961年至197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僅為1.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作用明顯加強,1979年至2012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15.9%,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1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更是達到28.1%,居世界第一位。數據顯示,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位,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這種地位究竟意味著什么?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成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發動機。“其中2013年至2016年,按照當年匯率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由12.5%提高到14.8%,提高了2.3個百分點。按照2010年不變美元價格計算,這四年間中國經濟實現了年均7.2%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同期美國、歐元區和日本三大發達經濟體2.1%、1.2%和1.1%的年均增速,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更是超過了30%。”

              去年經濟增量相當于澳2017年經濟總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昨天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是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此后一直穩居世界第二位。“雖然一直位次沒變,但在這期間我國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卻是在持續提升的:2012年,我國GDP占世界總量的11.4%;到2018年,我國GDP已經占世界總量的15.9%,比2012年又提高了4.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這位人士分析,去年中國經濟增量達到1.4萬億美元,這個數量相當于澳大利亞2017年的全年經濟總量。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了6.6%,經濟增速繼續位居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首,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依然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去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全球第71位

              經濟發展的紅利直接帶來了中國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大幅提高,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不斷邁上新臺階。在世界銀行公布的人均GNI排名中,2018年中國排名第71位(共計192個經濟體),比1978年(共計188個經濟體)提高了104位。

              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表示,我國也是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世界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責任編輯:DF51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