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上半年收入近6000億元

            2019-08-28 03:35:5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北京市文化金融融合工作推進會部署下一步工作

              做精文化金融優化“投貸獎”政策體系

              文化金融正源源不斷為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注入驅動力。近年來,本市已形成“優政策、建體系、搭平臺、強服務”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實施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構建“投、融、擔、貸、孵、易”首都文化投融資服務體系。8月27日上午,為深化本市文化金融融合、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北京市文化金融融合工作推進會召開,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出席并講話。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

              收入近6000億元

              會前,杜飛進帶隊實地走訪調研北京銀行、華夏銀行文化金融相關工作,參觀文化金融成果展。會上,多家金融機構現場發布一系列文化金融新產品,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文資中心、首創集團等7個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化金融融合工作情況。

              杜飛進指出,推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是落實中央部署的務實舉措,是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金融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本市已形成“優政策、建體系、搭平臺、強服務”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文化金融市場持續活躍,全市私募股權融資金額位列全國第一,文化產業并購規模全國領先,有力推動全市文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收入5818.8億元,同比增長9.1%,高于全國同期增速1.2個百分點。

              杜飛進要求,各部門要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需求、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四方面深化文化金融融合,堅持文化價值引領、科技創新帶動、問題導向貫穿、風險管控護航,把文化金融業務做精、做穩、做實。下一步,相關部門將著力優化“投貸獎”政策體系、打造文化金融專營機構、夯實文化金融基礎設施、健全文化金融服務平臺,為北京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投貸獎”政策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超過30%

              2017年北京建立文化產業“投貸獎”聯動管理機制。截至目前,“投貸獎”政策共支持1351個文化法人單位,支持金額達8.5億元,拉動社會資本超過700億元,大大降低了文化企業的融資成本。以貼息為例,貼息前平均利息(利息總額/貸款總額)為5.40%,貼息后平均利息為3.69%,降低融資成本超過30%。

              除此以外,近年來北京市相關部門與“一行兩會”在京派出機構緊密合作,聯合出臺《關于促進首都文化金融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打造北京文化企業上市培育基地等文化金融品牌,形成了支持本市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的強大合力。

              據了解,不論在線下還是線上,本市都搭建了文化金融服務平臺,為文化企業融資拓展融資渠道。 依托“投貸獎”政策,北京搭建起線上的市級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對企業在平臺上登記的融資需求分類分發給相應的金融機構。截至目前,平臺共計入駐企業13854家,其中文化企業12620家,受理融資申請1455筆,成功對接融資311.75億元。

              前七個月北京地區文化產業

              貸款同比增長28.7%

              曾讓很多文創企業頭疼的版權無法質押問題,在北京早已不是難題。不少北京金融機構已將版權質押作為常規業務,還針對版權開發出獨具特色的金融產品。輕資產的文化企業即便無抵押,但憑借版權這樣的無形資產,也可獲得銀行授信和資本支持。比如,華夏銀行推出的“龍盈·知識產權通”產品,以文化企業的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為底層資產,華夏銀行作為承銷商及出資人投資此類資產證券化產品,或作為貸款人向文化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提供“商行+投行”的全面金融服務,以金融之力盤活文化企業知識產權。

              首創擔保、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公司等機構創新增信舉措,綜合運用擔保、反擔保、再擔保等各類信用增進措施,分散風險,提高文化企業融資幾率。針對藝術品高價值、難復制、難修復的特點,人保財險北京公司還專門推出藝術品財產保險和貨運保險……

              在文化金融體系建設方面,北京推動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杭州銀行等多家銀行設立文化產業專營機構,大力開發特色文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還組建融資擔保聯盟及文創專委會,促進文化產業融擔業務合作和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撬動作用,構建“投、融、擔、貸、孵、易”首都文化投融資服務體系,推動文化企業融資穩步快速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營管部數據顯示,今年1-7月,北京地區中資銀行累計發放文化產業人民幣貸款983.92億元,同比增長28.7%,貸款戶數5973戶,同比增長58.1%,有力推動全市文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樣本

              “對于有融資需求的我們幫助太大了!”

              位于東四環的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有一家文化金融“超市”——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去年8月,北京市首家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在園區落戶。北京銀行、北京中小企業再擔保公司、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朝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等金融機構都在此入駐,窗口前來咨詢的人就沒斷過。

              這家文化金融“超市”常常舉辦文化產業扶持政策輔導、文化產業講座、文化金融沙龍等活動,幾乎場場爆滿,吸引數百家企業紛至沓來,很多園區入駐企業都是這里的“回頭客”。

              “這對于我們有融資需求的文化傳媒創業公司來說,幫助太大了!”在參加完一場路演活動后,一家影視工作室負責人當場收到了幾家投資機構送出的“橄欖枝”。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發起成立線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的初衷,就是希望有融資需求的文創企業能找尋到促進自身發展的金融“源泉”。

              未來

              首批文創產業園區等將獲得“服務包”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推進會上了解到,首批33家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4家市級文創示范園區,將獲得一份“服務包”,金融機構帶來的文化金融服務將“送上門”,與園區內文化企業融資對接將更加順暢。

              此外,“投貸獎”政策體系將進一步得到優化,研究探索無形資產評估費用補貼、信用評級費用補貼、擔保和再擔保費率補貼等支持方式。

              據了解,市文資中心、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還將和北京銀保監局、北京證監局加強溝通合作,完善文化金融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在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方面加大力度,支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產業信用體系和無形資產評估體系是文化金融融合的兩大支柱,本市相關部門也將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文件,搭建文化企業信用服務平臺,構建文化企業信用促進機制,加快培養一批具有公信力的文化無形資產評估和交易機構,為文化無形資產作為增信措施提供保障。

            (責任編輯:DF520)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