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8月27日消息(記者 王雨馨)隨著今年6月我國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5G受關注度持續升溫。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商用發展開局良好,產業生態不斷成熟,網絡建設方面穩步推進。”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局局長韓夏在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期間舉行的5G智聯未來高峰論壇上表示。
據介紹,截至7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核發5G設備進網批文7張,進網標志37萬個,多項5G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圍繞產業鏈有效配給資金鏈和創新鏈的局面初步形成。2019年,我國預計將在50個城市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
韓夏表示,下一步,我國將從以下四方面部署5G相關工作:一是加快5G網絡建設。加快建成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良、高效運行全球領先的5G網絡,夯實5G產業發展新基礎。
二是構筑5G產業新生態。研究制定5G跨行業應用指導政策和系列融合標準,進一步促進5G與制造、交通、醫療等垂直行業和領域的融合發展,并孕育成長一批專、精、特、新的示范企業。
三是營造5G發展環境。加強5G標準制定、應用推廣、行業管理等方面政策協同,推進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協作,強化科技、金融、財政等政策支持,形成合力推進5G商用發展新氛圍。
四是深化5G開放合作,堅持在開放中擴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實現機遇共享。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國際機構合作,全面深化5G國際共識,合力打造開放共贏的5G產業生態,著力形成共商、共享新局面。
“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化增長動力的要求更加迫切。”韓夏指出,5G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在支撐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將愈加關鍵。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