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央行制定LPR考核要求 力促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2019-08-27 13:04:17     來源:中國經濟網

              隨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落地,為督促各銀行運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嚴肅處理銀行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央行近日制定了對銀行新發放貸款應用LPR情況的具體要求,本周央行各分行將陸續對轄內金融機構進行政策宣貫。

              此次考核要求包括在不同時間段針對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中,應用LPR做為定價基準的比例,以及將貸款利率競爭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央行還督促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并保持其商業可持續性,同時優化信貸結構,將更多金融資源用于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制造業、服務業貸款提供支持。

              央行制定LPR考核要求嚴肅查處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等問題

              根據報道,隨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落地,為督促各銀行運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嚴肅處理銀行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央行近日制定了對銀行新發放貸款應用LPR情況的具體要求,本周央行各分行將陸續對轄內金融機構進行政策宣貫。

              本次針對銀行在新發放貸款中應用LPR的考核主要有兩方面內容:

              一是設定了三個考核時點,以及與之對應的新發放貸款中LPR做為定價基準的應用占比要求;

              二是將貸款利率競爭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通過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否則在MPA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

              具體來說,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中,應用LPR做為定價基準的比例不少于30%;截至12月末,上述占比要不少于50%;截至明年3月末,上述占比不少于80%。

              此外,考慮到地方中小銀行定價能力有待提高,上述“358”考核目標初期不針對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信社、村鎮銀行等地方法人中小銀行。

              有銀行業人士表示,今后新發放貸款要求以LPR為定價基準,實際情況中短期內對小微類貸款影響較小。另有銀行高管表示,該行的貸款定價基本不參考貸款基準利率,都是按照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和參考市場價格確定實際貸款利率,今后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采用LPR作為定價基準,影響不大,主要是在貸款合同中填寫利率時需要倒推實際利率與LPR的倍數關系。

              強調對實體經濟金融支持優化信貸結構

              8月26日,央行行長、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易綱主持召開24家主要金融機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工作。易綱強調,要做好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各項工作,報價行要健全報價機制,確保報價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各金融機構要抓緊推動LPR運用,盡快實現新發放貸款主要參考LPR定價,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推動貸款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要深入研判經濟金融形勢,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并保持其商業可持續性,同時優化信貸結構,將更多金融資源用于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制造業、服務業貸款提供支持,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做貢獻。

              同日,央行上海總部發布消息稱,近日,央行上海總部召開落實LPR形成機制會議,170余家金融機構到會。會議強調,上海應該盡快實現新發放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并積極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樹立大局意識,轉變傳統信貸路徑依賴,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企業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占比,切實落實好逆周期總量調節和信貸結構調整優化政策。

              利率并軌后也在倒逼銀行修煉“內功”,提高自身的資金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短期看,貸款利率并軌或將壓縮銀行的息差,對其盈利水平產生一定影響。

              國信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劍表示,一般來說,小銀行受影響更大。部分銀行為保住利差放松了信貸標準,或者參與了惡性價格競爭,均有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主要是資產質量問題。而對于業務基礎好、風險定價能力強的銀行,則能夠平穩度過改革期。同時,保持嚴格監管,遏制銀行為了利差而鋌而走險,也非常重要。因此,預計我國在未來的并軌關鍵期,行業監管依然會保持高壓態勢。

              興業銀行方面則表示,目前該行貸款合同修訂和系統改造均已按要求完成,完全支持在信貸投放中運用LPR、SHIBOR等市場化利率進行定價。下階段,興業銀行將調整內部FTP定價基準,按LPR加減點形成FTP收益率曲線,引導經營單位加快LPR的推廣,有效管理貸款定價。

              LPR報價有望進一步下行

              8月26日,央行開展1500億元1年期MLF操作,并維持3.3%的利率水平不變,對沖當日1490億元1年期MLF到期。8月20日的首次新LPR報價處于預期內,1年期報4.25%,5年期報4.85%,正因首次LPR報價沒有過低,市場對9月20日前調降MLF利率的預期也在升溫。有分析認為,考慮在下個月20日LPR再度報價之前,9月19日美聯儲召開議息會議或會宣布再次降息,屆時或會是MLF利率再度下調的時間窗口,從而引導LPR報價進一步下降。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從第一次報價的降幅來看,銀行負債成本偏高可能是制約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的重要因素,若想進一步降低實體融資成本:要么是強行壓降貸款利率,但會導致融資需求進一步萎靡,供需關系失衡;要么是央行調降1年期MLF利率,或者通過貨幣適度寬松引導綜合負債成本下行。兩條路徑對債市均為利好,但僅第二條路徑對股票市場有利好作用。

              中信證券固收研究認為,從內部情況看,在流動性本身較為充裕的環境下,貨幣政策也逐步從數量工具轉向價格工具,而要進一步引導LPR下行還需要貨幣政策的配合,MLF“降息”概率加大、時點前移。從博弈時點上看,若美聯儲再次降息,央行可以順水推舟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鑒于美聯儲下一次議息會議是北京時間9月19日,需要關注9月17日MLF續作、9月19日公開市場操作及9月20日LPR報價的變化。

              此外,LPR改革落地后,也帶動LPR利率互換交易升溫。浙商銀行8月21日達成首筆以LPR為基準的代客利率互換業務7700萬元。據浙商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年初在浙商銀行獲得一筆固定利率貸款,通過一年期的利率互換業務,將貸款的固定利率轉換成LPR加固定點差的浮動利率。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一年內如果LPR利率下降,融資成本將隨之降低。

            (責任編輯:DF31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