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統計局:早稻總產量同降8.1% 對全年糧食產量影響有限

            2019-08-26 20:08: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今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早稻產量數據。根據對早稻的實割實測抽樣調查推算,全國早稻播種面積4450千公頃(6675萬畝),比2018年減少341.3千公頃(512.0萬畝),下降7.1%。

              數據顯示,全國早稻單位面積產量5902公斤/公頃(393公斤/畝),比2018年減少64.8公斤/公頃(4.3公斤/畝),下降1.1%。全國早稻總產量2627萬噸(525億斤),比2018年減產232.5萬噸(46.5億斤),下降8.1%。

              由此計算可得出,2019年全國早稻、夏糧合計總產量16801萬噸(3360億斤),比2018年增加60.6萬噸(12.1億斤),增長0.4%。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秉信指出,今年早稻生產的主要特點是播種面積減少、單產降低。今年早稻播種面積4450千公頃(6675萬畝),比2018年減少341.3千公頃(512.0萬畝),下降7.1%。由于播種面積減少導致全國早稻產量減少203.7萬噸(40.7億斤),占早稻減產總量的87.6%。

              早稻播種面積減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地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當調減低質低效早稻種植,改種優質高效單季稻或其他特色經濟作物。二是由于早稻種植比較效益低,加之“雙搶”勞動強度大,農村勞動力不足,部分農戶選擇“雙季稻改單季稻”等。三是早稻播種移栽期間,湖南、江西、廣東等地陰雨寡照天氣影響春播進度,致使部分地區早稻播種面積減少。

              黃秉信指出,另一方面早稻單產略有降低。今年早稻單產為5902公斤/公頃(393公斤/畝),比2018年減少64.8公斤/公頃(4.3公斤/畝),下降1.1%。早稻單產雖較上年有所降低,但仍屬歷史第二高。由于單產降低影響全國早稻產量減少28.8萬噸(5.8億斤),占早稻減產總量的12.4%。

              單產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早稻生長期間農業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一是早稻移栽返青期間,湖南、廣東等地降水偏多,日照較少,早稻個體發育較弱。二是拔節抽穗期間,早稻主產區遭遇持續降雨,不利于早稻揚花授粉,局部地區稻穗結實率降低。三是灌漿收獲期間,江南及華南地區遭受連續降雨天氣,部分地區早稻田塊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不僅不利于早稻灌漿和成熟收曬,還造成品質下降。

              黃秉信表示,由于早稻產量僅占全年糧食產量的4%左右,早稻產量減少對全年糧食產量影響有限。

            (責任編輯:DF13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