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2019-08-26 16:19:43     來源:光明網

              2019年8月22日至8月23日,由北京校外教育協會主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的2019年“科學教師訓練營”培訓活動在北京市科學技術進修學院舉行,本次培訓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分別授課,吸引了來自北京地區科技場館、科普機構單位80余人參加。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本次“科學教師訓練營”培訓內容包括:科學教育中對學生創造力、科學思維引導方法,如何激發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等核心內容,通過課堂教學、研討交流、思維訓練、頭腦風暴等輕松愉快的方式讓科技老師們共同參與學習。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培訓活動穿插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寓教于樂小游戲等,讓學員們在各種理論結合實際的案例講述中,學知識、學方法、學精神。通過本次活動,提高北京市科學教師的科學文化素質,使科學教師能夠對學生科學教育具有銜接性、高層次的認知,為中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初步培養和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巧妙設計引導學生參加科研、科普活動

              活動現場,北京西城青少年科技館特級教師周又紅,進行了“科技創新項目的選題與策劃課程”主題講座。講座中周又紅用理論結合實際的講述,通過自身經歷的豐富實際學生案例,形象生動的分析了學校日常科技活動的設計。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周又紅分享了如何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選題與策劃、如何引導和組織學生們參加科研、科普活動,包括巧妙設計活動方法、統籌利用各方資源、認真籌備實施方案等。對學員關心的科技輔導員的發展問題,還有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競賽等方面給予了相關建議。

              要通過“玩中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教學研究員查思雨帶來了“如何制定科學課程”的演講,她表示,無論從官方還是民間,兒童編程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一培養孩子計算思維、邏輯思維、創造力的教育課程得到了各方的認可與歡迎。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查思雨介紹了自己正在進行的樂高機器人編程的項目課程。還有“兒童計算創造力思維培養、“玩中學”等課題。“大多數的孩子們長大后,不會成為職業計算機科學家或程序工程師,但在這門課程上學到的創造性思維、計算思維、設計思維、項目協同、試錯迭代等能力會為他們未來賦能。”查思雨說道。

              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

              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副研究員魏紅祥帶來了題目為“科學傳播與認知水平”的演講。魏紅祥以中科院的抖音、微信公號等項目的內容運營舉例,向學員們講述了自媒體時代下科學傳播媒介的變化發展。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魏紅祥指出,在開展科學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培養青少年的好奇心、批判性和自信心。“比如在教學中,可以把現代科技與日常生活的結合,通過引導式的科學小實驗,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探索實驗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這樣讓科學內容與科學過程的結合,也讓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的結合起來。”

              結合社會學、傳播學等學科做科學傳播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教授劉兵進行了題目為“STS與科學傳播”的主題演講。劉兵首先解答了何為STS Science,也就是“Technology and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英語單詞縮寫。劉兵圍繞STS(科學、技術與社會)學科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展開講座。他指出,做科學傳播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先去理解科學,理解為什么要做科學傳播。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在講座中,劉兵以社會學、傳播學、人類學等研究為視角提出一系列對“科學”的認識,詳細解析了科學的本質。劉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概念到個案,再從個案到歸納概念,為學員們更深刻的理解科學傳播的相關理論具有重要作用。

              為科普人開辟的“科學傳播”職稱通道

              為加強科學傳播、普及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北京市科普事業發展,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協2019年6月聯合印發《北京市圖書資料系列(科學傳播)專業技術資格評價試行辦法》,首次增設科學傳播專業職稱,并在職稱評價過程中采用分類評價標準和“代表作”評審,為北京地區科學傳播普及領域專業技術人員開辟了職稱評價通道。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為此,本次活動也邀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人事部部長張宏講解該職稱評審的特點,申請職稱的方式方法等。張部長從相關背景、政策解讀、申報條件及要求、以及相關問題解答進行了詳盡的分析闡述。聽講學員對科學傳播專業職稱申報有了全面的認識,許多學員關心的參評人員范圍、專業領域及方向、層級設置和名稱、評價原則和方式、考試程序和內容以及申報條件等疑問也都得到了張宏部長等解答。

              講座授課結束后,全體學員還參觀了京津冀科技創新平臺和人工智能展廳、2019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本次“科學教師訓練營”以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新穎形式,給學員們帶來一次難忘的培訓體驗。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附:

              背景介紹:

              2017年2月,教育部頒布了最新《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將科學教育貫穿于小學全階段,凸顯了國家對公民科學素質低齡化的高度重視。科學教育是一門綜合學科。學生在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習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備一定的運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以科學素養為教學目標正是科學學科的變化趨勢。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國務院在頒布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要求,以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學習實踐能力為主,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加強青少年時期的科技創新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對于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新常態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北京校外教育協會密切關注科學教育的發展,在整合科學教育的校外教育資源、搭建校外教育工作平臺、組織多姿多彩的校外活動中做了大量工作。同時,北京校外教育協會組織開展了校外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校外教育論壇等活動,為科學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科學教師訓練營”在北京舉行 全市80余名科技教師和科普工作者參與培訓

              在此背景下,2019年,北京校外教育協會深入了解北京市學校和科學教師對科學課程探索的迫切需求,聯合北京科技報社共同推出“科學教師訓練營”。為科學教師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培養科學教師和科普工作者以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擴寬他們進行科學傳播的能力。(記者 何從)

            [ 責編:張蕃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