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與農耕文明】
編者按:北京時間8月23日18時01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 “處暑”。處暑,就是出暑,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真正的秋天即將到來。中國農學會和光明網聯合推出“二十四節氣與農耕文明”系列動畫,現在,讓我們跟隨“農學小博士”農小哥一起了解“處暑”背后的農業知識吧。
大家好,我是農小哥。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處暑,就是出暑,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真正的秋天即將到來。
中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二候天地始肅,天地萬物開始凋零;三候禾乃登,莊稼即將成熟。農諺“處暑農田連夜變”,“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說的就是這個理兒。
處暑以后,需要注意什么呢?連作晚稻正處于拔節、孕穗期,最需要肥料和水,要注意灌好“養胎水”,施好“保花肥”,并加強以防治稻飛虱和白葉枯病為主的田間管理。同時,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因此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干旱而延誤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是收獲的時節。“處暑高粱遍地紅”“處暑動刀鐮”說的是此時部分早熟農作物如糜子、黍子、白米谷子、虹小豆、綠豆等已經成熟,可以開始收割了。
處暑也是休閑的季節。“一場秋雨一場涼,處暑聞蟬愁葉黃。”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大家不妨攜手家人,出去賞賞別樣的秋日巧云吧。
品讀農耕文明,點亮智慧生活。我是農小哥,我們下個節氣再見。
出 品:中國農學會 光明網
科學顧問:趙皖平
監 制:戰 釗
策 劃:廖丹鳳 趙清建
腳 本:廖丹鳳 馮桂真 張 楠 宋雅娟
制 作:萬 璽 劉 明 肖春芳
[ 責編:張蕃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