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奇安信左英男:網絡安全需求旺盛 專業人才急缺

            2019-08-23 16:47:19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戰釗)8月21日至23日,2019北京網絡安全大會(簡稱BCS 2019)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本次大會主題為“聚合應變,內生安全”,其中,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成為重要議題之一。

              有統計顯示,我們每年網絡安全人才的缺口達到70萬人,與此同時,網絡安全行業需求在不斷增長,預計到2020年,相關人才需求將達140萬人。

              作為深耕網絡安全行業二十多年的“老兵”,奇安信集團副總裁左英男表示,“人是安全的尺度”,“我們非常早認識到,想保護好政企客戶本身的網絡和系統安全,離不開網絡安全人員的參與,大量客戶急缺基礎的網絡安全運營人員。”

              據介紹,2017年以來,奇安信在四川綿陽成立了網絡安全運營人員實訓基地,三個月實訓且考試合格后,達到網絡安全工程師標準的人會留下來加入奇安信。

              “這些學員吃住都在基地,從早上到晚上、從理論課到實踐課、從項目型教學到實戰化教學,在虛擬化環境他們動手去實操,提升更強的實戰能力。”

              左英男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網絡攻防形勢的變化,很多技術也需要更新換代,學員需要接受更新的知識培訓和訓練,特別是動手能力的提升”。

              他介紹說,奇安信的網絡安全人才培訓體系包括幾個部分,一是普適性的內容,安全技能的實訓和認定,二是與攻防對抗相關的內容,培養相對中高端的技術人才、專業化的隊伍,另外還有一些安全管理、風險合規、架構設計、管理方面的課程等。

              奇安信的網絡安全運營人員實訓基地一定程度上緩解行業對大量網絡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每年從實訓基地畢業的人才僅有1600多人,相較于旺盛的市場需求,還有相當大的空間,按照左英男的話講,“差距還大得很”。

              今年8月,360和獵聘聯合發布了《2019網絡安全行業人才發展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規模呈現大幅增長態勢,近一年增長超過3倍。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從互聯網時代跨入物聯網時代,網絡安全開始進化至“內生安全”。

              “內生安全”要求未來的信息化系統具備自適應、自主、自生長的內生安全能力,而這種能力均源于聚合:信息化系統和安全系統的聚合,產生自適應安全能力;業務數據和安全數據的聚合,產生自主安全能力;IT人才和安全人才的聚合。

              齊向東認為,三大聚合完成后,組織將產生不斷從內生長的安全能力,這是5G時代安全體系構建的終極目標。其中,人才的培養是核心任務。

              左英男也建議,應通過實戰化的攻防演習,做好網絡安全規劃和體系建設,建立起統一的安全管理,將安全體系規劃建設和新一代信息化系統深度融合,構建起內生的網絡安全體系。

              隨著國家對網絡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近年來,很多高校也開設了網絡安全課程。

              2018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18所高校新增“網絡空間安全”本科專業通過教育部審批,其熱門程度不亞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今年的北京網絡安全大會期間,主辦方引入國內首個聚焦網絡安全領域專業創投平臺“安全創客匯”、安全創新大賽總決賽、第三屆“藍帽杯”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技能大賽總決賽,以及第六屆安全訓練營大師班,這對有志于投身于網絡安全行業的年輕人來說,頗具吸引力。

              隨著5G時代到來,無人駕駛、智慧城市、智能工廠全面普及,人人互聯、機機互聯,甚至人機互聯成為可能,而網絡風險和威脅也與日俱增,漏洞和病毒造成的后果也更加嚴重,網絡安全直接關系到人身安全、機構安全、城市安全和國家安全。

              安全需求正推動人才培養持續創新,在此背景下,各類型網絡安全人才的培養也必將成為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 責編:肖春芳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