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企業家夜讀|毛大慶:五年96個馬拉松,讓我更懂自己

            2019-08-23 15:04:13     來源:央廣網     作者: 央廣網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企業家夜讀|毛大慶:五年96個馬拉松,讓我更懂自己play 企業家夜讀|毛大慶:五年96個馬拉松,讓我更懂自己

            向前 向后

              《企業家夜讀》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推出的一檔面對企業家群體及關心關注這個群體朋友們的閱讀朗讀節目。本期做客《企業家夜讀》的,是優客工場、優享創智創始人毛大慶。

              毛大慶,企業家,注冊建筑師,優客工場、優享創智創始人。北京大學區域經濟學博士后,同濟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國科協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北京市政協港澳臺僑工作顧問。萬科集團外部合伙人,鴻坤集團執行董事。2015年創辦聯合辦公企業優客工場,并于同年12月份發起成立共享際。

              如果我開始考慮那些沒做過的事情,那么理由也相當簡單:那些是我認為最棒的事情。我已經發覺,要想準確地說出我是什么人、我是誰,或我可能變成什么人,這是相當困難的事情。與所有朋友一樣,我也想要成功,但與朋友不同的是,我不清楚成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金錢?可能吧。妻子,孩子,房子?當然,如果我足夠幸運。這些都是我們自小被教育應該追求的目標,而在一定程度上我也會本能地想要追求它們。

              但內心更深處,我卻在搜尋某些其他東西,具有更豐富寓意的東西。我痛苦地意識到我們的人生相當短暫,比我們了解的更短,就和晨跑一樣短。我希望自己的一生更有意義,自己能有目標,有創造力,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我要與眾不同。

              我希望在世界上留下個人存在的印記。

              我希望獲得勝利。

              不,這么說不準確,人生不一定會贏,而我就是不想輸。

              就這樣,一切順其自然地出現了。在我年輕的心開始跳動,像鳥兒一樣振翅翱翔,像樹木一樣郁郁蔥蔥時,所有的一切就呈現在我的眼前,那完全是我所期望的生活——盡情比賽。

              對,就是它,就是這個詞。我始終懷疑幸福的秘密、美麗或真相的本質,或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所有事情。球在半空時,雙方拳擊手感覺到一個回合結束的鈴聲即將敲響時,或是跑者靠近終點、觀眾集體站起來時,那些事情就處于某個我們所不清楚的地方。在決定勝負前最激動人心的半秒內,顯然會產生一種愉悅感。我想要的就是那個,無論那到底是什么,我就想讓那種感覺充實我的人生,填滿我每天的生活。

              菲爾·奈特(美)《鞋狗》

              勝利到來前的幾秒鐘最愉悅

              耐克在全世界粉絲特別多,但是鮮有人了解耐克的創業史。耐克的創始人菲爾·奈特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企業家,歷史上關于他人生經歷的報道不太多。他在77歲時自己報名參加了一個寫作班,然后開始寫自傳,80多歲才完成。這本外文作品跟我以前翻譯過的書不太一樣,特別口語化,敘述方式也很平實,也沒什么華麗的詞藻,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個翻譯的過程,不如說是同他的一次心靈對話,也是一個閱讀的過程。

              我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2016年底,前前后后翻譯了一年,我把它交給出版社以后,出版社找了一百多人幫我一起來修正、校對,包括劉翔、李娜等,他們從體育運動員的角度給了很多指導,還有很多耐克的粉絲也參與到這個書的校正、勘誤過程中。這本書里有很多金句,比如“人生不一定會贏,可是我就是不想輸”,還有“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于途中,只有我們前行,一步也不能停”,這些話提煉出來都是很好的勵志語言。

              耐克的創業故事跟那些一夜之間就冒出來的創業者非常不一樣。從他怎么做代理,后來拿不著代理權要自己做鞋,給美國的體育愛好者做自己的品牌,到幾度資金鏈斷裂,找不到員工,沒有用戶,找不到合伙人,這些過程今天的創業者都在不同程度地經歷,沒有一件事是新鮮的,全是心酸和驚心動魄的過程。奈特說,當勝利到來前的幾秒鐘,那個時候是他認為愉悅感是最強的,這也是很多人愛讀這本書的原因。

              書里也寫到,創辦公司是要賺錢,商業價值創造是第一步,如果要做企業,那就不一樣,企業是社會屬性,必須有社會責任,心懷社會,是更超于掙錢之外的東西。

              我們不一定能指導孩子

              小時候我家里書還是挺多的,小學時父親給我的第一本大部頭的書是《三國演義》。在我12歲生日的時候,父親給我寫了一首長詩,里邊寫了很多關于宇宙、未來的人類、科技、社會的一些想象,希望我能夠熱愛科學。

              那時候我們見面都很少,因為他和我母親都在國防研究的一線,主要時間都在基地、在試驗場,所以我那時覺得他很神秘。直到后來慢慢長大,才知道他在做一些很重大的科學試驗,他們的工作對國家有如此重大的意義,也見了很多大科學家,包括像于敏、周光召、鄧稼先,在我眼里他們都是一些特別樸素慈祥的老爺爺、大叔。我特別崇尚科學,相信國家離開科學是不可能強盛的,科技強國在我心里極其具體。

              在我們那個年代,社會沒那么大的要求和壓力,所以我也受此影響,對我女兒的教育是節點式管理,希望她按照天性去成長。她在13歲時,我帶她去走玄奘之路;14歲時帶她去跑北極馬拉松,是當時歷史上年紀最小的小孩;16歲時帶她去南極跑馬拉松,還拿了半程女子第二名。我帶她做了很多平常人看起來膽大包天的事。

              我把女兒視作我在這個時代的體驗者,所以我更愿意跟她一起分享關于生活、時代,以及他們對新世界的認知感受,我更愿意跟她合作,去傾聽她的想法,甚至她來教我應該怎么樣去看待一些問題,我不一定都同意,但也沒必要去反對。

              我感覺現在這代年輕人,從知識結構到社會變遷,這個過程都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這一批青少年正在穿越這樣一個時代,他們是親歷者,我們更多是旁觀者。我不認為我們能指導他們,我們能做的就是讓他們掌握一些克服困難、抵御風險的本領,特別是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創業成為這個時代的新常態

              隨著科技的變化,社會主流群體對于未來的辦公、生活、社交需求會有極大變化,互聯網越發達,他們越需要社群、跨界、合作。所以對房子再利用,創造更多原來沒有的內容,服務這些年輕人,和他們一起成長,是個蠻好玩的事。我們目前在44個城市,其中海外有5個城市,已經開放了150多個社區,服務了將近15000家企業,超過20萬會員,企業中大概有39家上市公司。現在其實我們正在向一個平臺化公司演進,不僅僅是空間,更多的是連接,是信息的流動,是服務的賦能,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化學作用。這是平臺公司最有意思的地方。

              我認為創業這件事在今天的時代,已經變成了新常態的東西,是個生生不息的過程。有些大企業正面臨著人員壓力、組織架構優化,對人才有一定的擠出效果,但這些人自己掌握一些技術,到社會上以后他們就組建了新的創業公司。另一方面,一些中大型公司,包括一些創業到了后期的公司,需要在效率、成本上有更多考慮。所以共享辦公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可以迅速擴展和收縮,彈性特別強,給他們省了很多成本。

              我們正在做進一步的科技研發,比如我們的11萬張桌子,現在要把這些桌子改造成一張張AI桌子,上面有屏幕、有互動,包括后臺可以推送各種信息。

              “優享創智”是我們在優客工場后面的延展的一個新內容,有個新詞叫“職住一體”,就是把年輕人的效率生活集結在一個平臺上,包括一些有意思的文化生活,都可以在一個建筑物里完成。我們也嘗試在舊城改造、舊建筑物升級過程中應用這種產品,給城市提供一些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內容。這是今天的年輕人對于新型的社群文化的一種呼喚,是互聯網時代的解決方案。

              幫助更多人愛上跑步,愛上馬拉松

              我已經跑了96個馬拉松,個個印象都深。比如南極馬拉松,它不是個標準馬拉松,而是一個越野比賽,南極是土路、沙礫,還有高低起伏的山路,中午1點開始跑,刮七、八級大風,然后開始下雪,下冰雹,人會冷得失溫,嘴唇發紫,這種情況下跑9個小時,從下午跑到夜里。而且到了晚上挺可怕的,狂風怒吼,還有很多奇怪的動物。一共就二三十個人,來自不同國家,跑開了以后根本看不見人,就一個人在跑。北極馬拉松要在冰蓋上跑7公里,是山包一樣的冰,也是七八級以上的大風,刮得冰雪往臉上拍,什么也看不見。這些比賽都是對人意志的極大考驗。

              去年我跑了一個拔不動腿的馬拉松,就是富士山馬拉松,圍著富士山轉一圈,各個角度看它,一分鐘都不想快跑,不停在享受著美景。恐怕旅游是不會對這些場面形成這么深刻的大腦皮層的記憶的,因為你是用腳步去丈量一座城市,跑過一個地方。

              我現在一年跑20多個全馬,現在我跑步有兩點,一是繼續給自己維持能量;二是我會幫助更多的人愛上跑步,愛上馬拉松。

              在一個比賽里有好多個“兔子”,像跑動的鐘表。每個人比賽時會去尋找想達到的成績,比如原來跑四個半小時,這次想跑4小時15分鐘,你就去找那個檔位的“兔子”,讓他帶你跑,這是馬拉松比賽里邊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傳統。最重要的“兔子”是關門的“兔子”,就是收尾工作人員。收尾有很多內容,一是要看看賽道上的安全,對賽道上的服務做一些評價;二是觀察跑者的緊急情況,聯系救護;另外就是讓更多的人能夠完賽,因為你就是他們的希望。所以我們要給這些人鼓勵,讓他們覺得只要超過你就能完成比賽,所以關門工作人員是需要很有犧牲精神的。

              原來我特別討厭跑步,契機是因為2012年體檢結果特別不好,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出來。那時正好萬科在推動體育運動,特別是管理層要帶頭,我自己又特別不愛運動,后來有一群教練、好朋友就以各種名目拖著我去試一試。剛開始從幾百米到一公里到兩公里,后來當跑完第一個五公里,就好像打開了人生的一扇新窗戶。我2013年5月12日在捷克的布拉格完成了第一個全程馬拉松,成績5小時13分鐘,當時的感受只有一條——不敢相信自己能完成,幸福感爆棚!

              跑步讓我發現了很多內心的東西,你會更加讀懂自己,所以我對馬拉松很依賴。為什么每個月我要跑兩個,是因為希望給自己一些反思,有時候覺得很煩,有些東西想不通,跑完步能把自己從這些事情里面拔出來,更能夠回到一些本真。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