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教授楊廣中:國內醫療機器人發展最有機遇

            2019-08-23 14:50:50     來源:光明網

              8月21日,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Science Robotics》期刊主編楊廣中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接受光明網記者采訪,在談到國內人機器人應用領域的機遇與挑戰時,他表示:“我覺得今后對于國內機器人發展來說,最有機遇的,還是醫療機器人”。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教授楊廣中:國內醫療機器人發展最有機遇

              楊廣中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接受采訪

              楊廣中認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目前在應用方面的機遇非常多,從制造、專用機器人等,但今后面對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醫療機器人、護理機器人和家居機器人都會有很大的突破。

              中國醫療機器人發展需要著重原創性

              針對目前中國醫療機器人發展狀況,楊廣中提出三點:第一,大家對這個領域非常關注;第二,中國的潛力非常大;第三,我國原創性的東西還不夠多、不夠好,需要長期的積累。

              對于我國如何解決原創性東西不夠多,楊廣中答道:“醫療機器人有一個很漫長的研發的過程,大家能不能靜下心來去做一些原創的東西很重要。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達芬奇機器人,它是九十年代研發出來的東西,到現在20多年,這當中有很多的技術積累。”

              楊廣中談道,我國目前的定位還是以仿現有的成熟產品為主,這在今后沒有競爭力,怎么樣能夠在智能化、小型化這方面有一些突破是關鍵。此外,今后臨床治療肯定是著重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如果病人是癌癥晚期,是需要用微創手術介入,還是病人安全更重要,這些都是我們制造醫療機器人時需要思考的問題。

              五至十年內醫療機器人將在國內落地

              對于國內醫療機器人大面積推廣還需要多久,楊廣中談到:“我覺得(在)5-10年當中,最近幾年,我估計大多數企業都是在產業的布局和產業的形成和研發階段,大家都知道醫療機器人新興企業非常多,但更多是以代工的形式,今后幾年我們更多需要在原創性上發力。”

              楊廣中表示,現在已經有一些簡單的機器人進入了家庭,今后會有越來越的機器人進入家庭。隨著場景的發展,他認為落地的難點還是機器人的普世性和原創性,再有就是如何解決一些醫療上的痛苦。

              醫療機器人的未來發展傾向病灶早期篩查

              楊廣中提到:“我們現在在醫療領域更關注怎樣開展早期治療手段,現在很多手術都是在病癥后期進行,往往是大手術,風險很高,家庭的經濟壓力也很大,如果我們能夠進入早期治療,對病人和醫院,對整個社會的醫療資源的節約,都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

              楊廣中認為,關于疾病的篩查更重要,早期病灶更小、更精細,醫療機器人會在這方面有一些發展。他表示“根據醫療手段的發展和技術的發展,我們會有一些鋪墊,會上市一些真正能夠解決臨床痛點的機器人,并不是跟風的機器人。”(張蕃)

            [ 責編:武玥彤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