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5樓財經 | 海底撈會被“吃窮”了嗎?中報:一天能賺500萬
網友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各種“吃窮”海底撈的辦法,反倒刺激了海底撈銷售的增長。8月20日,海底撈發布截至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海底撈報告期內的收入為116.94億元,同比增長了59.3%;同期實現凈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41.02%。每股基本盈利為0.17元,不派息。上半年,海底撈共服務超過1.09億人次顧客,平均翻臺率為4.8次/天。8月21日,海底撈開盤一度上漲至8.32%。
得益于門店擴張,海底撈上半年營收增6成
餐廳的經營收入仍然占公司營收大頭。上半年海底撈的餐廳收入占總營收的96.9%,銷售業績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8.4%。對于餐廳業績的增長,海底撈在業績公告中指出,主要得益于2018年及2019年新開業的259家餐廳。
從門店數量來看,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業130家門店,全球門店數量從去年年底的466家增長至593家,其中550家位于中國大陸的116個城市,以及43家位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海外地區。
除了新開店帶來的業績增長,海底撈的同店銷售業績也有所提升。公司的同店銷售從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60.427億元上升到2019年同期的63.28億元,增長了4.7%。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超過了一二線城市,達到12.5%,遠超過一線、二線城市的3.3%和1.9%。顧客人均消費從去年同期的100.3元上升到2019年的104.4元。
就外賣業務來看,得益于外賣訂單數量的增加,海底撈的外賣收入從去年上半年的1.33億元上升到2019年同期的1.879億元,增長了40.9%。
單日賺500萬,海底撈真的很“賺”嗎?
而日前在抖音等社交媒體上瘋狂流傳的所謂“吃窮”以及“花最少錢”吃海底撈攻略,是否對海底撈業績有所影響呢?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從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30.66億元上升到2019年同期的人民幣49.03億元,增長了59.9%。對此,海底撈表示,增長主要由于其業務的擴張。就所占收入百分比,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保持相對穩定,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和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分別為41.8%和41.9%。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擁有人應占凈利潤為9.11億元,同比增長41%。這一業績相當于海底撈每天凈賺500萬元。但是如果這部分業績按照相關比例分攤到海底撈中國內地門店上,則門店單日的利潤額不足1萬元,考慮到翻臺近5次,單次全店利潤額不足2000元。
“帶著”供應商一起賺錢?
海底撈表示,未來發展舉措主要在三方面發力:繼續戰略性拓展餐廳網絡,包括進一步提高餐廳密度和進一步拓展餐廳覆蓋的地區;持續提升就餐體驗,包括不斷精進服務能力,為會員顧客進一步提供增值服務等;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業務及資產。
在海底撈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之后,兩家分析機構紛紛給出其買入評級。國盛證券給出的目標價為37.17港元,中信建投給出的則是35港元。
不僅海底撈自己賺錢,其供應商也營收、凈利雙雙大幅上漲。截至今年上半年,頤海國際向海底撈集團及關聯公司的銷售收入為70.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1.2%。頤海國際2019年上半年收入16.56億元,同比增長64.9%;凈利潤為2.92億元,同比增長54.1%。
中信建投研報此前則指出,未來新開門店有望繼續維持穩定經營效率。海底撈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優勢及快速的成本回收能力,將大概率保證其未來新開門店的經營效率穩定,近兩年,海底撈新開門店進入新城市的數量較少,仍是以已有門店城市的門店加密為主。且根據海底撈單店覆蓋人數的情況,仍有較多城市有門店繼續加密的空間。
8月21日,海底撈開盤上漲,一度漲幅達到8.32%。截至中午收盤,海底撈漲7.69%,報34.3港幣。漲幅位居滬港通股票第三位。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責任編輯:趙慧芳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