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每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會帶來重大價值,百分點的初心是用數據智能的技術,賦能客戶一點一點的提升,從量變到質變”,日前,國內數據智能技術服務商百分點,在北京金隅智造工場舉行百分點十周年&喬遷新址媒體開放日活動,百分點董事長兼CEO蘇萌、CTO劉譯璟、首席算法科學家蘇海波與大家分享過去十年發展變化及未來數據智能的發展趨勢。
百分點從2009年成立,一直以來都在做云端業務。2014年,主體業務轉向企業級服務,為更好地深耕整個產品,百分點全部轉向線下產品,2016年開始做國際化業務,建設國家級政府大數據平臺及公安大數據解決方案。其海外業務已經覆蓋非洲、亞洲、拉美等地區。
“我們希望數據不止是被建好模,還能讓人看到,最終幫助人做決策。”劉譯璟表示,百分點通過數據智能、認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等核心技術,服務于公共安全、數字政務、智能營銷、智能制造以及媒體解決方案等領域。
百分點數據智能產品應用案例
認知智能是百分點一直在專注的技術領域,也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方向。
“認知智能是項目解決方案的發動機”蘇海波分享了他對認知智能的理解,“我們認為認知是對信息的認知,智能是指智能分析和決策,我們希望在海量的數據中,包括非結構化數據挖掘其中的知識信息和關聯,并支持用戶數據分析決策”。
“百分點認知智能實驗室核心技術有三塊,NLP、知識圖譜和智能交互。” 通過智能輿情分析系統和DeepQuest等產品提升企業智能化決策效率,通過DeepInsight和DeepFinder等產品來提升政府公共安全的決策效率。
蘇海波認為,接下來十年是認知智能的黃金十年。百分點成立認知智能實驗室,核心是把握好這個機遇,為各行各業的客戶提供領先的認知技術和產品服務。
對于未來智能數據應用場景的發展趨勢,劉譯璟認為,第一,是實時性,5G發展起來以后,對設備的實時性要求越來越高。第二,交互性,人們越來越希望系統和人有交互,無論是最簡單的文字交互或者動作表情的交互。第三,自主性,系統脫離人的監管也可以做這些事情。
百分點通過對底層技術研發,做知識遷移,讓數據智能技術在各個行業發揮最大價值。
回首過去10年,百分點陸續進行了三次轉型。第一次是在數字經濟興起之時,百分點比同行業企業更早地進行了企業級轉型。
在轉型之后陸續推出了大數據操作系統(BD-OS)和行業AI決策系統DeepMatrix等行業領先的數據智能產品,并于2018年并購國內頂尖的在線調查公司——極速洞察,豐富壯大SaaS產品線,業務逐步覆蓋政府、公安、報業、出版、零售快消、金融、制造等行業。
2014年,可以說是百分點企業級市場轉型元年。百分點從純SaaS服務互聯網公司,轉型成企業級服務的To B的公司。蘇萌表示,之所以轉型如此成功,歸功于2009到2013年間在物聯網沉淀大量的數據技術,為之后的企業級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后,百分點積極布局國際市場,并成功探索出一條海外國際化之路的公司,這也是百分點的第二次轉型。服務海外十多個國家,亞洲、非洲、拉美等科技公司,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國家級數據平臺,建立國家級智慧大腦,幫助海外國家找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與國內業務相比,海外業務為百分點帶來的價值在于“強客戶”提供了難得的“強場景”,政府強烈的數字化轉型需求給了百分點建設國家級平臺的機會,讓百分點能夠更大限度地用數據智能技術發揮數據價值,在項目中沉淀眾多具有場景應用價值的產品和技術。
第三次轉百分點逐漸布局To G業務。隨著“數字中國”建設加速落地,百分點在近兩年逐步深耕政府級服務,尤其是數字政府和公共安全領域。“一是中國省級的政務大數據平臺陸續落地,賦能政府部門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用數據創新’的現代化治理模式;另外是公共安全項目得到縱深發展,幫助公安部門利用大數據+認知智能技術產品,打造智慧新模式。這兩件事情都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數據真正能夠發揮巨大價值的兩塊業務”,蘇萌介紹說。
如今,百分點采取國內、外業務雙輪驅動策略,目前已經實現了齊頭并進。未來,百分點將繼續懷揣夢想一步一步往前走,在“成為世界級的數據智能技術企業”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張佳興)
[ 責編:蔡琳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