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八。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區域發展差距呈縮小態勢。
70年來,隨著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各區域經濟總量不斷攀升。1952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僅分別為257億元、146億元、127億元和84億元,到1978年分別增加至1514億元、750億元、726億元和486億元,均比新中國成立初期明顯增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區域經濟持續保持快速發展。2018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48.1萬億元、19.3萬億元、18.4萬億元和5.7萬億元。
從區域發展差距看,70年間,各區域經濟發展的相對差距經歷了從縮小到擴大再到縮小的變化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不變價格計算,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分別為7.2%、8.2%、8.5%和6.1%,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領先于東部地區,形成了地區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的局面。
(責任編輯:DF513)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