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打造五大夜經濟特色商圈
2000平方米啤酒花園開張點亮永外地區夜經濟
昨晚,近2000平方米的百榮啤酒花園正式開張營業,為東城永外地區發展夜間經濟增添新動力。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東城區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在王府井、前門、簋街、崇外和永外等重點區域,打造五大夜間經濟特色商圈,形成多個夜京城地標和夜消費打卡地,推動全區夜間經濟繁榮發展。
百榮啤酒花園昨晚開張
花生配毛豆、啤酒配炸雞……8月19日傍晚,北青報記者來到位于百榮D座南廣場的啤酒花園。現場擺放了百余張消夏涼亭,慕名而來的食客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據百榮世貿商城副總經理張蔚介紹,為搭上夜間經濟的消夏列車,百榮世貿商城從百余家餐飲商戶中甄選十余家商戶,開辦啤酒花園,提供特色海鮮、精美小食、果汁飲品、酒水飲料等,現場可同時容納500人就餐。“從第一天正式運營情況看,香辣臭鱖魚、秘制炒年糕、炒烤肉等消夏美食非常受歡迎。”張蔚說。
即日起到10月底,百榮啤酒花園每天下午17時30分至夜晚24時運營。周邊提供了近3000個車位,來啤酒花園消暑納涼的市民不用為停車犯愁。下一步,主辦方計劃邀請附近社區居民登上舞臺,把網紅的廣場舞搬到消夏廣場。
東城區商務局副調研員張立丹表示,以前,百榮以批發零售為主,下午17時就關門了。自今年6月開始,百榮啟動轉型升級,在商城D座三層、四層北區打造全新的餐飲街區——“舌尖上的百榮”,融合國粹四大菜系,吸引了眾多知名餐飲品牌入駐,營業時間也延長至晚間22時以后。
五大夜經濟商圈各具特色
全新打造的百榮啤酒花園,為東城永外地區發展夜間經濟增添新動力。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包括永外地區在內,東城區計劃利用三年時間,打造五大夜間經濟特色商圈,形成多個夜京城地標和夜消費打卡地,推動全區夜間經濟繁榮發展。
張蔚介紹,五大夜間經濟特色商圈包括王府井時尚休閑區、前門傳統文化體驗區、簋街餐飲聚集區、崇外文化購物區和永外市民休閑娛樂區,各具特色。其中,前門、王府井是東城區重點打造的兩大夜京城地標。以前門地區為例,將以“歷史文化體驗+餐飲購物休閑”為聚客元素,調整業態結構。一方面,利用傳統文化藝術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中心等場館,策劃歷史文化展覽展示與互動體驗項目,增強歷史文化的感知度、體驗度;另一方面,支持商戶主體開展露臺派對、書吧主題沙龍、咖啡文化體驗等夜間特色休閑活動,營造夜間生活休閑氛圍。同時持續打造前門歷史文化節、“前門之夜”國際音樂會、亮相前門京劇展演、北京國際攝影周等大型文化藝術活動品牌,增強夜間文化藝術消費吸引力。
此外,王府井將打造成具有國際化、高品位的夜間休閑地標,策劃國際知名品牌展、中華老字號技藝展以及“夜購王府井”系列夜間主題活動。
簋街的定位是特色美食主題消費打卡地,通過舉辦簋街“不夜節”活動,組織商戶企業參與,延長營業時間至次日4時,豐富市民夜生活。
崇外地區則要打造成為夜間活力生活打卡地,支持商場開展“不打烊”晚間品牌促銷活動,餐飲企業、娛樂場所延長營業時間,定期策劃組織小型歌舞等夜間消費體驗活動,提高夜間消費活力。
豐富夜間經濟“文化韻”
除了餐飲、娛樂、購物等方式帶動發展夜間經濟,東城區還將豐富夜間經濟的“文化韻”、提升“時尚感”,營造“國際范”。
張立丹介紹,要煥發博物館、藝術館夜間文化藝術魅力。一方面,做好協調與配套服務,支持故宮、國家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國家級場館適時延長夜間開放時間,開設周末晚間主題講座或藝術研討,舉辦展示體驗、科普教育、藝術沙龍等活動,增添首都文化藝術氣息;另一方面,研究推動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北京古觀象臺等特色博物館開展夜間專業講座、藝術展演等特色主題文化活動。
此外,持續打造“戲劇東城”文化品牌,放大夜間消費拉動效應。東城區依托30多家劇院資源,推動傳統京劇與現代、時尚理念跨界融合,以戲劇演出帶動餐飲、購物等夜間綜合消費。文/本報記者 王斌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 責編:孫宗鶴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