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當美關稅武器遭遇圣誕購物季 推遲關稅照顧美消費者

            2019-08-20 09:08:0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當美關稅武器遭遇圣誕購物季

              張敬偉

              3000億美元加稅10%的關稅武器,不僅讓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也給美國人的圣誕購物季帶來了恐慌。特朗普總統意識到了關稅武器的雙刃劍效應,決定將一些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推遲至12月15日,這些商品包括鞋子、服裝、電腦和玩具等。

              此舉并非特朗普對華釋放的善意,而是為了照顧美國消費者。上述中國商品價廉物美,已成美國消費者的日常消費品,暫時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替代。每逢圣誕購物季,美國消費者對這些商品的需求更為旺盛,無論是亞馬遜網店還是實體門店,也都在圣誕購物季進行降價銷售,從而形成一波強大的消費潮。美國內銷動能強大,對經濟的貢獻率一直維持在70%以上,若這些商品加稅,不僅造成美國消費者購物成本上升,也降低了商家打折銷售的熱情和空間,從而拉低美國購物季的銷售額,影響美國經濟增長。

              美聯儲降息并未維穩“特朗普行情”,反而帶來美國三大股指的劇烈波動。特別是8月14日美國國債十年收益率降至兩年收益率之下,成為美國2007年以來的首次倒掛。按照收益率倒掛曲線,美國經濟或迎來新的衰退周期。在中美貿易摩擦繼續升級,美國股市和債市異常的情勢下,美國經濟基本面令人不安。特朗普政府拉抬美國市場行情的手段并不多,只能靠美聯儲繼續降息來改變長短國債利率的倒掛,并讓美國股市繼續牛起來。從美聯儲十年的首次降息效果看,降息并未帶來美股拉抬效應,反而讓美國市場呈現出更強的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是內外因素疊加的結果,讓美國市場變得更加敏感和驚恐,一不小心就會有“黑天鵝”飛出來和“灰犀牛”闖進來。白宮和美聯儲的關系前所未有的緊張,之前美聯儲四位前主席聯合發文強調美聯儲的獨立性,現任主席鮑威爾也陷入降息周期難改市場頹勢的尷尬處境。特朗普的政策取向任性短視,美聯儲不得不為白宮滅火背鍋。

              雖然特朗普政府一直不承認對華貿易戰會增加美國消費者成本,反而聲稱美國獲得了數千億美元的關稅,但是,美國兩次給予農民數百億美元補貼,美國高科技企業和制造業一直反對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凸顯美國對華關稅武器已經讓美國企業難以承受。此番美國對華輸美3000億美元商品中一部分緩加關稅,等于承認了關稅武器傷及美國消費者。

              特朗普關切的未必是美國消費者,而是消費減弱對美國經濟帶來的傷害。美國圣誕購物季,對第四季度和美國全年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經濟增速不達預期,將會影響美國和全球市場的信心,威脅特朗普2020年選情。更重要的是,圣誕購物季不僅僅是一場節日消費高潮,也是美國社會民生的折射,圣誕消費品價格高企,打折清倉小了,直接影響美國民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屆時民主黨和反特朗普輿論一番渲染下,將會在美國社會掀起一波反特朗普的民意潮。因此,讓美國民眾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成為特朗普緩加部分關稅的主要原因。

              美國日用消費品依賴進口,中國是主要進口國。數據顯示,中國出口的玩具占美國進口的86%,旅行箱包與鞋類超過60%,家具占44%,紡織品服裝占37%,機電產品大類占21%,數碼相機占40%,筆記本電腦占94%。新一輪關稅將使美國人每年在服裝、玩具、鞋類和家具上,分別額外花費44億美元、37億美元、25億美元和16億美元。

              美國可以對華加碼關稅武器,可以不理會企業反彈,但卻不能忽略圣誕購物季,更不能漠視由此帶來的美國消費動能減弱和由此帶來的民意反對……

              中國對美所謂的暫緩加稅“善意”并不買賬,強調要對美國進行反制。因此,美國3000億美元的加稅措施,不是對華極限施壓的有效手段,而是傷及自身的莽撞之舉。當關稅武器遭遇圣誕購物季,美國政府緩加關稅等于承認關稅武器傷害了美國消費者。

            責任編輯:李昂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