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央行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 打破利率隱性下限

            2019-08-17 11:34:29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 1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就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30分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公眾可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詢。

              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行應于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前,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算術平均的方式計算得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三、為提高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代表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行類型在原有的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此次由10家擴大至18家,今后定期評估調整。

              四、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個期限品種擴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期限品種。銀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參照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1年期以內、1年至5年期貸款利率由銀行自主選擇參考的期限品種定價。

              五、自即日起,各銀行應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并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采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作為定價基準。存量貸款的利率仍按原合同約定執行。各銀行不得通過協同行為以任何形式設定貸款利率定價的隱性下限。

              六、中國人民銀行將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監督管理,對報價行的報價質量進行考核,督促各銀行運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嚴肅處理銀行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中國人民銀行將銀行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應用情況及貸款利率競爭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回答了記者提問。

              為什么要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

              答:經過多年來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目前我國的貸款利率上、下限已經放開,但仍保留存貸款基準利率,存在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并存的“利率雙軌”問題。銀行發放貸款時大多仍參照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特別是個別銀行通過協同行為以貸款基準利率的一定倍數(如0.9倍)設定隱性下限,對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形成了阻礙,是市場利率下行明顯但實體經濟感受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當前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迫切解決的核心問題。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提高LPR的市場化程度,發揮好LPR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新的LPR是如何形成的?

              答:新的LPR由各報價行于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前,以0.05個百分點為步長,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提交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算術平均,向0.05%的整數倍就近取整計算得出LPR,于當日9時30分公布,公眾可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詢。與原有的LPR形成機制相比,新的LPR主要有以下幾點變化:

              一是報價方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原有的LPR多參考貸款基準利率進行報價,市場化程度不高,未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動情況。改革后各報價行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基礎上加點報價,市場化、靈活性特征將更加明顯。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中期借貸便利期限以1年期為主,反映了銀行平均的邊際資金成本,加點幅度則主要取決于各行自身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

              二是在原有的1年期一個期限品種基礎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種,為銀行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等長期貸款的利率定價提供參考,也便于未來存量長期浮動利率貸款合同定價基準向LPR轉換的平穩過渡。

              三是報價行范圍代表性增強,在原有的10家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各2家,擴大到18家。新增加的報價行都是在同類型銀行中貸款市場影響力較大、貸款定價能力較強、服務小微企業效果較好的中小銀行,能夠有效增強LPR的代表性。

              四是報價頻率由原來的每日報價改為每月報價一次。這樣可以提高報價行的重視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報價質量。2019年8月19日原機制下的LPR停報一天,8月20日將首次發布新的LPR。

              完善LPR形成機制能否降低實際利率?

              答:通過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可以起到運用市場化改革辦法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效果。一是前期市場利率整體下行幅度較大,LPR形成機制完善后,將對市場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二是新的LPR市場化程度更高,銀行難以再協同設定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打破隱性下限可促使貸款利率下行。監管部門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將對銀行進行監督,企業可以舉報銀行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的行為。三是明確要求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并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采用LPR作為定價基準。為確保平穩過渡,存量貸款仍按原合同約定執行。四是中國人民銀行將把銀行的LPR應用情況及貸款利率競爭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督促各銀行運用LPR定價。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還將會同有關部門,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切實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一是促進信貸利率和費用公開透明。嚴格規范金融機構收費,督促中介機構減費讓利。二是強化正向激勵和考核,加強對有訂單、有信用企業的信貸支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三是加強多部門溝通協調,形成政策合力,多措并舉推動降低企業融資相關環節和其他渠道成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