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關于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有關情況。(央廣網記者 高藝寧 攝)
央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降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大幅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介紹,本次征信服務收費標準總體降幅近50%,預計每年可為用戶節省成本支出約7.4億元。
大幅下調征信服務收費標準
據孟瑋介紹,《通知》規定,商業銀行等機構查詢企業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40元降低至20元,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基準服務費標準由每份4元降低至2元。應收賬款質押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每年60元降低至30元,變更登記、異議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每次20元降低至10元。農村商業銀行等9類金融機構查詢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繼續實行優惠收費標準,將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增補納入優惠范圍。上述享受優惠政策的機構查詢企業信用報告收費標準由每份15元降低至10元。個人通過互聯網查詢自身信用報告免費,通過柜臺查詢自身信用報告,每年前2次免費,自第3次起每次收費10元。
《通知》要求,征信中心應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創造條件進一步增加個人柜臺查詢自身信用報告免費次數,采取措施促進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小微金融機構接入征信系統。各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機構等征信系統用戶,不得違反規定自定收費項目,將征信查詢費轉嫁給被查詢對象,增加被查詢對象負擔,也不得要求被查詢對象自行提供其信用報告。
建立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管理機制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為充分發揮信用約束作用,引導納稅人誠信納稅,公平享受減稅紅利,近期國家發改委會同稅務總局聯合起草了《關于加強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的通知》,征求了各方面意見。孟瑋介紹,《通知》內容充分體現了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協同共治理念,圍繞建立個人所得稅納稅信用管理機制、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信息安全和權益維護、強化組織實施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孟瑋透露,目前正根據各方反饋意見,對《通知》進行修改完善,成熟后將及時發布實施。
7月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信息69.38萬條
另據記者了解,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情況看,截至7月底,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總量持續增長,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約370億條。“信用中國”網站公示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約1.97億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約1.56億條,行政處罰信息4063萬條。
其中,7月份當月,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信息69.38萬條,涉及失信主體63.92萬個,退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主體16.65萬個。7月份,全國法院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33萬例,限制購買飛機票256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9萬人次,此外,7月份有15萬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法律義務。
孟瑋強調,國家發改委推進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在拖欠工資問題治理領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2019年第三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共涉及工程建設、加工制造等行業的100家企業,總金額達1.2億元。涉及企業信息均已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
值得關注的是,自7月16日至8月26日,人社部等6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40天的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目前正在聚焦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進行全面清查。涉金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領域,發布第十七批涉金融領域黑名單共計400個,包括非法集資個人、非法集資企業和其他嚴重違法名單。
同時,國家發改委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組織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第三方機構,對3300多萬家市場主體,完成了第一期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工作,目前正在對評價結果按行業領域進行分解,并將按區域把評價結果推送至地方,對受評主體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其中,對6.8萬個家政服務公司進行了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推送至相關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單位參考應用。同時,在“信用中國”網站公告第四期涉煤炭領域評價結果,為推動信用監管落地生效提供重要支撐。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