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記者 黎夢竹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電商平臺上有一批“鑒渣師”提供渣男鑒別、忠誠度測試等相關服務,價格從2元到上千元不等。后面通過咨詢卻發現,這些自稱經過“專業訓練”的“鑒渣師”“測試員”在工作中,實則基本靠個人自由發揮,缺乏正規培訓和資歷背景。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輸入“忠誠度”測試發現,銷量排名最靠前的是一家專門出售該服務的店鋪,商品內容包含“一天初探”“兩天考驗”“白富美測試一天”等近10種類型,其月銷量達2201件。在商品詳情中,頁面顯示“真人美女測試”“情商在線”等字眼,而并無心理學、情感學等方面專業資質證明。
淘寶平臺上有商家推出男友“忠誠度測試”服務(平臺頁面截圖)
可見,用戶在電商平臺上購買的這類個人服務,實則并沒有相應的審核保障,賣家工作靠“自由發揮”,而買家購買到何種“商品”則靠運氣。
據此,有網友評價,“為什么要去挑戰人性極限”,并認為花這個錢沒必要;但也有網友認為,“有需求就有市場”。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此類服務的興起反映出需求方對交往對象的不信任,希望參考別人的看法來獲得“確定”,但事實上反而會增加不確定因素。
也有律師分析,盡管這些商家承諾“100%保障隱私”,但實際過程中,會存在侵權風險,例如,被測者的信息被公開,就可能會涉嫌侵犯他人的隱私權、肖像權和名譽權,甚至出現詐騙等行為。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黃浩認為,互聯網承載了眾多的產品和服務,網絡信息不透明和公眾權益保障意識的欠缺,給了許多不良商家可乘之機,網絡平臺應該進一步凈化信息、規范業務,保障消費者權益。
“需要完善產品和服務評價機制,讓用戶能夠明確鑒別這些業務是否存在風險和問題。”黃浩建議說。
【延伸閱讀】
記者梳理發現,在多樣化的網絡服務經濟中,類似“鑒渣師”這類奇葩服務還有不少,比如,租人平臺、代寫作業等。龐大的網絡經濟帶來個人隱私安全等諸多問題。
●租人平臺??隨著網絡分享經濟興起,“人”也可以成為商品。近兩年,應用商店出現多個“租人”App,出租與購買個人時間成為當下一種新的消費形式。出租的內容多樣,包括專業知識技能和休閑服務兩大類型,價格多在每小時200元至300元的區間內。
相比專業的招聘網站和專業的知識分享平臺,這些租人平臺的專業化空間更小。同時,記者梳理相關報道發現,這些租人App的審核機制仍不健全,實名制認證仍是較大缺口,許多平臺通過輸入手機號碼或通過第三方驗證后就可注冊進入,個人信息、照片均可隨意填寫,平臺也缺乏服務反饋和規范管理,甚至以“出租自己”為幌子提供特殊服務。
●“代寫經濟”?每到寒暑假,中小學生的假期作業代寫業務,都會成為各大網購及社交平臺的“熱門生意”。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記者搜索“代寫作業”搜不出相關內容,但通過稍微對字符改變進行搜索,仍會發現一些代寫作業的賣家出現。
不少教育領域從業者認為,代寫作業是學生投機取巧行為,作業的目的是查漏補缺,面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應積極思考;代寫作業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降低了學習效率,更丟了誠信。
[ 責編:李政葳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