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辯證看待收入增速跑贏GDP
潘璠
8月12日貴報評論版刊發評論《收入增速跑贏GDP不是簡單的算術題》,筆者同意文章的主要觀點,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并非一道簡單的算術題,而是個復雜的辯證法。在此,筆者愿做一些補充。
GDP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要在居民、企業和政府三者之間進行分配,彼此之間此消而彼長,三者之間要保持一定的恰當的比例關系。居民占比過低,就難以共享發展成果;企業占比過低,就難以擴大再生產;政府占比過低,就難以保障必要的財力。
辯證地看,肯定人均收入增速跑贏經濟增速,首先要有兩個前提。一是經濟增速基本合理,或是說在合理區間;二是GDP分配在三者之間的比例,尚有向居民收入方向傾斜的余地。在此基礎上,如果一定時期內人口因素不變,人均收入增速快于經濟增速,就意味著提高了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的占比,意味著廣大民眾可以更好地享受發展成果。也正因為如此,如果較長時間內收入增速持續快于經濟增速,且幅度較大,就應當認真評估數據質量,并對GDP分配格局及其影響進行認真分析研究。
而經過評估分析,如果數據結構比例協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是一種合理、積極的變化。在此基礎上還要意識到,人均收入反映的只是一個平均水平,要使更多民眾提高獲得感和滿意度,還要努力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因此,要在現行統計指標體系可以反映的范圍內,做一些更加深入的觀察分析,比如,看一看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是不是在縮小,看一看城鄉居民收入各分組數據之間的差距是不是也在縮小,等等。
責任編輯:趙慧芳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