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促進經濟增長關鍵在激發內生動力
我們要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部署,積極落實好上半年出臺的各項措施,把國內的各項事情做好,通過繼續深化改革來激發內生動力。有理由相信并樂觀期待,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基礎將得到繼續鞏固,經濟增長的全年預期目標一定能夠順利完成。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1-7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的部分主要數據。令人關注的是,7月份的消費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和商品房銷售量等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幅度不等的回落,調查失業率出現了上升。總體來看,7月份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新的狀況,成為公眾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相關報道見A9版)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表現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積極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進入7月份,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回落,主要表現為增長速度有一些波動,這在月度之間是比較常見的情況,不需要因此改變對近階段我國經濟運行狀況的總體判斷。
近年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我國原有經濟結構中不適應新時期經濟高質量增長需求的一些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中央對此有充分的預估,并以各種積極手段作出了充分應對。特別是去年以來,美國特朗普政府加劇了針對我國的貿易摩擦,使我國對外貿易面臨新的困難。即使如此,我國經濟運行仍然克服各種困難,保持了合理增速,并把良好勢頭延續到了今年——這在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中得到了證明,并將在今年全年經濟運行中繼續表現出來。
當然,我們對經濟走勢保持樂觀估計,并不意味著可以對未來高枕無憂。目前,特朗普政府針對我國制造的貿易壓力未有放松。盡管7月份部分經濟指標回落不影響我們對未來經濟趨勢的總體判斷,但也向我們發出了一個重要的預警:經濟運行中一些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有的還在加大擴大,對此不可掉以輕心。必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狠抓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政策落實,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堅持辦好自己的事,以內部經濟健康增長來對沖外部的不利因素。
經濟工作千頭萬緒,必須抓住關鍵之處,才能推動經濟穩健有序運行。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不利因素中,來自外部的多種不確定因素已經產生了較明顯的效應,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只能更多地依靠激發內生動力,并以此有效提高民眾就業率。如果經濟下行趨勢加大,民眾將成為最直接的利益受損者,如果眾多中小微企業因難以持續經營而關門,勞動者下崗失業收入將受到很大影響。
中央提出的“六穩”政策目標中,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被放在首位,民眾只有就業有保障,獲得了穩定的收入,才能進行正常消費,才能激發出市場的內生動力,保證消費市場的穩定增長,才能通過做大國內市場推動總體經濟穩健增長。而要實現民眾穩定就業、充分就業的目標,就要為民營企業特別是大量中小微企業創造持續經營的有利條件。
今年上半年,政府靈活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出臺了一系列積極政策,如大規模減稅降費,包括降低社會保險繳費率,對中小企業實施下調增值稅稅率的普惠性政策,全面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企業獲得感普遍有所提高,已在我國實體經濟各個領域產生了積極效果。現在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通過對經濟運行體系進一步改革,進一步打通市場各個環節,使各種政策效應能夠落實到處于末端地位的中小微企業,通過提高中小微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來穩定就業。
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了當前的經濟形勢,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了部署。我們要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部署,積極落實好上半年出臺的各項措施,把國內的各項事情做好,通過繼續深化改革來激發內生動力。有理由相信并樂觀期待,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基礎將得到繼續鞏固,經濟增長的全年預期目標一定能夠順利完成。
本報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覃肄靈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