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月以來《圓桌派》第四季的強勢回歸,這檔被稱為“最下飯”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刷爆社交網絡話題度和討論量,滿足受眾深度思考的精神文化需求。節目特約贊助商——四特酒公司的旗艦品牌四特東方韻,也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在《圓桌派》當中,文化名嘴竇文濤延續“言值就是生產力”的節目定位,深入淺出談論熱點話題,成為娛樂時代的一股文藝清流;在當前浮華的商業社四特酒強調關注社會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品牌能影響并帶動社會更和諧地發展。
同頻共振 引領大眾深思考
在各類視頻訪談娛樂節目不勝枚舉的時代,四特酒為何對《圓桌派》情有獨鐘?顯然,高格調、高品質和高內涵成為二者一拍即合的關鍵點。據了解,《圓桌派》由著名媒體人竇文濤攜手優酷“看理想”傾力打造,節目精準聚焦文藝癥候群,瞄準時下青年精英人群,通過獨到的見解、深入探討那些讓受眾更關心的內容,廣泛引起共鳴。這種特質與四特東方韻的品牌定位、調性不謀而合。
“和文化人侃文化,跟會聊天的聊天。文濤組局,談天說地,活色生香”,這是《圓桌派》的口號。這種通過平等視角,不設劇本、即興聊天、智慧分享的方式足以讓受眾在傾聽嘉賓觀點時,也主動引發每一位觀眾對人、事、物的獨立思考。節目里,無論是探討“隱形貧困人口”的高配人生,還是拋出“打工者誰要996?誰被996?”的疑問,亦或是揭露原生家庭的“恩恩怨怨”,都在引領觀眾深刻自省,思考人生。有網友評論:“對這些社會現象,我們常常一掠而過,并不深究,但《圓桌派》對我有了新的啟發。”這種獨立思索、熱愛生活的態度也正是四特酒想傳達給消費者的能量。
如此看來,一句“四特東方韻·世界因我而不同”的口號意喻深刻。于大而言,它體現了現代中國的文化自信和覺醒,于小而言,它講求個體的成長與價值。四特酒希望將傳統審美與現代價值取向完美融合,而《圓桌派》將傳統談話節目與人文創新思想深度契合,高品質的白酒與高品質節目碰撞,勢必激勵大眾回歸本真、關愛社會。
四特人有一項重要的文化共識:作為扎根于現實世界的“社會機構”,必須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做有良心的企業。早在2008年,四特酒捐款500萬元成立四特慈善基金會,使慈善活動常態化、制度化。該慈善基金每年安排專用資金對地方困難家庭和學生進行幫扶,在助力當地脫貧攻堅這項事業上,四特酒從未缺席。
從全球范圍來看,商業同樣要為美好生活服務,其核心就是品質和社會責任。四特人一面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一面還爭當綠色酒企的實踐者、宣傳者和創新者,開展了一系列“綠色行動”。如舉辦“四特東方韻山地車公開賽”;宣傳自行車文化,倡導綠色出行;助跑首屆南昌國際馬拉松大賽,身體力行獻身綠色公益;植樹造林,為環境增添綠色等。通過此類活動,呼吁全社會參與低碳環保,四特酒在獲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的同時,也擁有了更廣的美譽度與更強勁的競爭力。
2005年至2018年,四特酒已累計上繳國家稅收超過90億元人民幣,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王暖暖)
[ 責編:張蕃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