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臣先生寫過一本有關吃的書,叫《最是那碗人間煙火》。全書以民國時期為背景,用詼諧幽默的文字講述民國偉人、文人、名媛的飲食情趣和東廚逸事。我每次只看一篇,就著字間飄出的飯菜香去琢磨林徽因、張愛玲、陸小曼這些名人們是如何將這些煙火氣滲透到他們的作品里。
別說是神壇之上的偉人文豪,即便是尋常百姓,對吃的講究也是頗有計較。從最初的食材養成、烹飪用具的考究、刀工的細膩、火候的掌握、翻炒的力度,到八大菜系舌尖斗艷,資深的美食家一起筷便已盡數通透。若要由頭到尾說盡東廚學問,估計就我這道行還得修行百年。所以,今天就淺嘗一下大家最在意的食材養成吧。
隨著現代人生活的變化,健康和食品安全成了無論是餐桌上還是政策上經久不衰的話題。大眾對于食材的挑選也是越發講究,這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天然。食材越是在天然無污染的地方,陽光充足,青山綠水,最好是個世外桃源,越是受到青睞和追捧。最近,貴州衛視王牌美食節目《詹姆士的廚房》就去了這樣一個地方。走遍世界各地,嘗盡美食,賞過各類食材的節目主理人詹姆士大廚在考察、采摘、烹飪、品嘗了當地的農產品后,禁不住豎起大拇指,連聲夸贊。這個地方就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團結村,而這些讓詹姆士大廚贊不絕口的食材,便是來自貴州省最大的民營企業中天金融聯手團結村村民一起打造的扶貧品牌“樂耕甜”。
“樂耕甜”品牌于2018年成立及發布,為中天金融深入推進“踐行三變、融合三產、振興三農”的創新“三三三”扶貧模式的里程碑成果。中天金融通過實地考察團結村農業情況,認為團結村具有天然的特色農業開發資源和潛力,決定以“授之以漁”的策略,幫助團結村村民成立農業公司,帶動村民發展生態農業項目。而“樂耕甜”品牌,也隨著生態農業項目各項投入進入收獲階段之時隨之成立,幫助農民向外推廣生態農產品,將所得盈利反哺團結村建設,從而形成中天金融農業扶貧的完整產業生態鏈。
產品的重點,先要落在“質”這個根基上。“樂耕甜”尊崇自然培育法則,孕育最原始的味道,嚴格把控食材來源的天然性、安全性,在保持對天然農業的種植尊重的同時,用青春與汗水去澆灌,堅持“自然而然,源自大山”的信念。這樣的精心,即便是做盡、嘗盡各國美食的資深料理達人詹姆士也贊不絕口――回歸本源的,便是最動人的。《詹姆士的廚房》中,那香甜柔滑的蜂蜜、碧綠靈動的水稻、晶瑩豐滿的蔬果,在詹姆士大廚的刀勺炊烹之下令人垂涎不已。好食材與烹飪高手的組合,即便是最家常的炒青菜,也有著去雕飾的渾然天成。
別看這是中天金融的扶貧項目,農產品也要有“腔調”。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品牌形象,推崇“樂道躬耕,先勞后甜”的生活哲學,中天金融在未來方舟設立了“樂耕甜”旗艦店,以新鮮、天然無污染為賣點,從蔬菜瓜果,到家禽畜肉,再到五花八門的農副產品,日日門庭若市。到目前為止,“樂耕甜”已在貴陽開設了5家門店,成了市民們家門口的生態農場。因為對產品新鮮度有高要求,“樂耕甜”禽肉蔬果等產品供不應求是常有的事。為了最大程度將這份集自然饋贈和田園辛勤為一體的純粹食材分享給更多消費者,《詹姆士的廚房》聯合“樂耕甜”品牌,首次將“樂耕甜”品牌上線欄目旗下“廚房商城”,與大家共享“樂耕甜”產品,將大山中的收獲帶入百姓廚房。
有著天然優勢的食材加上詹姆士大師的私家菜譜,你也將擁有自己的那一碗“人間煙火”。還等什么,鏈接都奉上了,動動手指,你和大廚就差一個訂單的距離!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