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發展趨勢評估研討會9日在北京舉行。(央廣網記者 高藝寧 攝)
央廣網北京8月9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在中美已經過多輪經貿磋商并取得了建設性成果的背景之下,美國再次出爾反爾升級對華經貿摩擦。如何應對美國愈演愈烈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中美經貿關系未來究竟走向何方?在9日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舉行的中美經貿問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中美關系發展趨勢”主題建言獻策。
研討會上,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倪建軍指出,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一年半,已呈現出三大敗象:一是中國打消了美國必勝論和速勝論;二是中國打亂了美國經濟金融政策的節奏;三是美國出爾反爾、不遵守國際法和多邊國際規則的行為打破了其苦心經營的國際形象。
“中國完全有底氣、有實力應對美國不斷挑起的貿易摩擦。”在此方面,倪建軍認為,中國有四大支撐應對挑戰。
第一大支撐是產業鏈。倪建軍告訴記者,實際上,亞洲地區已經形成了以中國為主的供應鏈;第二大支撐是創新鏈,中國在世界創新鏈中的地位迅速上升,隨著5G時代加速來臨,中國優勢地位還將不斷凸顯;第三大支撐是區域優勢,如中日韓自貿區、亞太自貿區等組織都在中國積極推動下取得進展;第四大支撐是中國大市場的聚合效應越來越明顯,這種機制化的建設有助于更快推動內部市場發揮作用。
倪建軍指出,中國經濟在應對中美經貿摩擦過程中取得了階段性的效益,從中國經濟上半年的成績來看,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9%,對歐盟、東盟和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實現增長。
他還表示,中國發展的潛力在不斷地成為真正增長的動力。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應對美國的話語體系會不斷增強、不斷增厚。
“中國在應對美國的霸權主義不能有任何的妥協和讓步,一方面是維護中國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在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倪建軍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國也會從國際中得到源源不斷的動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