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農銀理財開張運營 5大行理財子公司悉數亮相

            2019-08-09 10:56:42     來源:中國經濟網

              8月8日,中國農業銀行全資設立的農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農銀理財”)在京開張。農業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馬曙光出任農銀理財董事長,段兵出任農銀理財總裁,楊柳出任監事長。

              至此,除郵儲銀行外,另外5家國有大行的理財子公司悉數亮相。

              截至2018年年底,6家國有大型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8.51 萬億元,市場占有率為38.63%。作為理財市場中的重磅選手,幾家大行在理財業務轉型上的先行先試無疑引人矚目。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在講話中明確了農銀理財的“四大角色”,即:一是要做好實體經濟的“助推器”,二是要做好合規發展的“排頭兵” ,三是要做好廣大客戶的“理財師”,四是要做好集團發展的“增長極”。周慕冰表示,農銀理財要“圍繞全行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化資管,在風險隔離的前提下加強行司協同發展,充分發揮理財業務對母行經營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

              清潔起步輕裝上陣

              截止到目前, 中國農業銀行理財規模為1.7萬億元,資管新規頒布后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已經突破3000億元。

              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后,商業銀行如何進行理財業務的過渡期安排一直是市場關心的話題。昨日,農銀理財董事長馬曙光表示,農銀理財成立后,過渡期內原總行資產管理部將暫時保留,代表母行將不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老產品、老資產委托給農銀理財經營,并履行委托人職責。原總行資產管理部還將統籌推進存量資產處置及理財業務轉型發展,協調總分行關系,促進行司聯動,確保理財子公司“清潔起步、輕裝上陣”。

              據悉,農銀理財在董事會下設戰略規劃與投資決策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風險管理與審計委員會;在高級管理層下設投資決策委員會、產品創新委員會、風險合規管理委員會、財務審查委員會、信息科技委員會。農銀理財根據監管要求和業務發展需要,分四大板塊:投資研究板塊、產品與金融科技板塊、風險與交易板塊和運營保障板塊,共設置16個部門。

              理財子公司成立后,其如何構建產品體系無疑最受關注。昨日農銀理財發布“4+2”產品體系,其中“4”指“現金管理+固收+混合+權益”四大常規系列產品,“2”則指非常具有農行特色的惠農和綠色金融(ESG)兩個系列產品。

              據了解,“現金管理+固收+混合+權益”四大常規系列產品是農銀理財對標監管要求,推進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的載體,旨在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滿足客戶多樣化理財需求。

              特色系列產品包括惠農產品和綠色金融(ESG)產品。其中,惠農產品是基于普惠金融理念,面向三農客戶推出的專屬產品。其將精準服務“三農”和縣域客戶理財投資需求,資產投向“三農”建設領域,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綠色金融(ESG)產品基于國際資管行業的綠色投資理念,重點投資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以及在環保、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方面表現良好企業的債權類資產,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一超多強”格局將形成

              相對于以往的銀行理財,從產品來講,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公募產品,可以直接投資上市交易的股票,投資起點也低至1元。從機構設置角度來講,理財子公司的設立讓銀行理財走上專業化道路,推動打破剛性兌付。理財子公司成立,標志著銀行理財業務新時代的到來。

              截止到目前,5家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均已開業。而據融360統計,截至8月1日,還有28家銀行公告稱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6家銀行獲批籌建,分別為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和杭州銀行。根據規定,理財子公司要在批準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這意味著年內將有一批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

              銀行理財子公司將如何攪動理財市場的“一池春水”?

              馬曙光表示,國外銀行系資管的發展經驗表明,銀行理財市場既是一個充分競爭市場,也是一個頭部效應明顯的市場,我國銀行理財的發展歷程也證明了這一點。理財子公司化后,預計業務資源將逐步向頭部集中,形成“一超多強”格局。

              “未來各家理財機構既要積極面對市場競爭,又要積極拓展合作空間。由于各家機構在客戶群體、資金體量、渠道資源方面不盡相同,因此,可以在產品研發、流動性管理、產品銷售方面加強合作,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更好、更全面地滿足客戶投資理財需求。”馬曙光說。(記者 徐天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