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肆意加征關稅是不理智的粗暴行徑”

            2019-08-09 08:36: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日前,美方突然宣布將于9月1日起對價值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在中美結束第十二輪經貿高級別磋商并同意下月繼續磋商背景下,美方此舉令世人驚詫。這種有悖契約精神的單邊主義行為,引起國際社會廣泛批評。多國媒體與專家學者認為,保護主義并不能保護美國產業與就業安全,反而會給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復蘇帶來危害。

              “嚴重背離正確軌道,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時,美方表示“將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新關稅”“愿同中方達成彼此都可接受的貿易協議,這將具有歷史意義”。在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以建設性互動取得經貿磋商進展的背景下,美方背信棄義、違背共識、出爾反爾。

              埃及《金字塔報》執行總編曼蘇爾認為,美方此舉“嚴重背離正確軌道,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大大破壞了兩國之間解決經貿摩擦問題的種種努力”。

              德國《商報》官網分析文章稱,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頻繁地將設置貿易壁壘作為迫使中國妥協的手段,?此次宣布將對價值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更是讓中美在經貿磋商中達成一致變得更加困難。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威脅加大了貿易壁壘成為常態化的可能,歐盟質疑美方的表態,擔心美方對進口自歐盟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這將給歐元區制造業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歐元區經濟面臨重大風險。

              荷蘭國際亞洲研究所經濟史專家理查德?格里菲斯認為,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將加劇美國通脹,造成物價上漲、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還將沖擊消費并加劇企業特別是出口商的盈利壓力。“肆意加征關稅是不理智的粗暴行徑,一個理智的大國不該做出這么糟糕的選擇。”

              俄羅斯《歐亞日報》評論稱,國際社會已認識到,與今天的美國打交道時,什么都不能相信――信口開河,出爾反爾,制造混亂,然后試圖“渾水摸魚”。“世界各國已經不止一次確認了這一點。”

              “美國把槍對準中國,自己也會中彈”

              美國政府每次任性妄為都會給國際市場帶來波動,這次也不例外。

              在美國政府升級對華關稅威脅,并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后,美國金融市場避險情緒高漲,黃金和美國國債兩大傳統避險資產價格8月7日均出現顯著上漲。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全球經濟顧問約阿希姆?費爾斯發出警告,如果美中經貿摩擦繼續升級,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跌速度可能將超乎人們想象。

              哈佛大學教授勞倫斯?薩默斯日前警告:“未來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可能將達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

              近期美國發布的部分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更讓投資者信心雪上加霜。英國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集團策略主管約翰?布里格斯表示,市場已經不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

              “美國把槍對準中國,自己也會中彈。”日本筑波大學名譽教授進藤榮一表示,如今世界各國之間經濟依存度很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不僅將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而且這種實際上是對美國消費者加稅的做法“將使美國消費者受到巨大沖擊”,減少美國有效需求,使美國經濟陷入低迷。

              巴西智庫瓦加斯基金會研究員夏華聲認為,加征關稅是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美方此舉“顯然極不負責任”。“這將加大中美經貿摩擦問題解決的難度,對國際貿易、全球經濟復蘇都將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從長期看,美國對華加征關稅最終將由美國消費者埋單。”

              理查德?格里菲斯表示,在國際分工日益細化的今天,商品的國家屬性很難分得清楚,因此保護主義不僅保護不了本國產業,還會導致本國產業進一步失去國際競爭力。美國此次宣稱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美國百姓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由此造成的物價上漲將使他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下降。美國現在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重要貿易伙伴發動貿易戰,嚴重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對世界經濟復蘇無疑是沉重打擊。

              “中國經濟有足夠的韌性和回旋余地”

              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升級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3.9%,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計貨物進出口增長9.7%。俄羅斯工業通信銀行首席分析師葉卡捷琳娜?科雷洛娃認為,中國出口結構升級和多元化,可以弱化經貿摩擦升級的影響,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也將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有能力抵御外部沖擊,實現市場預期。

              上海美國商會近日的一份調查顯示,超八成美資企業看好未來5年在華發展前景。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日前的調查表明,德國在華企業已超5200家,隨著中國開放力度不斷加大,會有更多企業在中國增加投資。

              進藤榮一說,在人們熟知的日本與美國貿易摩擦中,美國強行打壓日本,使得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低迷。“相比之下,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優勢明顯,這使得中國經濟有足夠的韌性和回旋余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國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立場,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得到了很多國家的支持。我相信中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我看好中國發展前景。”

              (本報北京、開羅、柏林、布魯塞爾、莫斯科、東京、里約熱內盧8月8日電??記者曲頌、黃培昭、花放、任彥、吳焰、劉軍國、張遠南)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9日 03 版)

            (責編:馮粒、岳弘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