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留住媽媽,讓愛(AI)住我家

            2019-08-08 15:39:23     來源:光明網

            留住媽媽,讓愛(AI)住我家

            AI豆計劃-人工智能產業扶貧項目在貴州萬山啟動

              “能在老家上班多好,家里多一份收入,又方便帶孩子。”27歲的張金紅開心地說,這是她從外地返鄉參加AI技能培訓的初衷。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來自易地移民扶貧搬遷安置點旺家花園社區的張金紅和30名剛從大山搬到縣城新家的“鄰居們”一起,拿到了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培育師”的培訓結業證書。

              2019年8月6日,中國婦基會聯合阿里巴巴啟動了“AI豆計劃”,通過人工智能產業釋放出的大量就業機會,探索 “女性+AI+扶貧”的公益新模式,在貧困地區培訓相關職業人才、孵化社會企業,讓貧困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AI豆計劃”幫扶的對象以 “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低學歷困境女性、單親媽媽等特殊的“就業困難群體”列為優先幫扶對象。

              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指出:“貧困具有一張女性面孔”,世界上的貧困人口中70%是婦女。受教育水平低,勞動技能差,無酬的家務勞動占去大量精力時間,讓女性脫貧工作更為艱巨。因此,在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大背景下,“AI豆計劃”的全國首個產業扶貧孵化空間落地貴州銅仁萬山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首期招募培訓的學員中70%為貧困、弱勢女性。

            留住媽媽,讓愛(AI)住我家

              “婦女既是脫貧攻堅的工作對象,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數字經濟時代,希望所有參與項目的姐妹們能夠緊跟時代步伐,抓住機遇、努力學習,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走向富足。”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張建岷表示。為貧困女性創造在地就業的機會,一定程度能緩解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帶來的社會問題。

              “不少人聽說可以接觸電腦、人工智能,還能坐在有空調間的辦公室上班,就不停給我打電話!”搬遷安置點的社區書記介紹稱,前來報名參加培訓的大專、高中學歷較多,年齡和背景經歷跨度很大,有建筑工人,開流動餐車的,在服裝廠、超市、美容院等傳統行業打工的留守媽媽、主婦居多,最小的21歲,最大的37歲,其中大部分都是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AI豆計劃”的實施能為貧困女性創造在地就業的機會,一定程度能緩解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帶來的社會問題。

              阿里巴巴副總裁、AI. Labs負責人陳利娟介紹稱,機器變聰明前必須有個“老師”來培育、訓練機器模型,海量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是“喂養”人工智能的基礎環節。所謂的“人工智能培育師”,就是給“喂養”機器的素材進行分類和標記。接下來,阿里會推出“AI標注師”職業考評體系,以推動行業規劃化,同時承諾每年向“AI豆”扶貧空間輸送至少產值1000萬元的訂單,開放AI標注服務平臺,呼吁全行業主動釋放產業紅利,為貧困地區女性群體提供更多就業脫貧機會。(鐘蕾蕾)

            [ 責編:范子川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