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作者”再現《人民日報》,上次露面還是三年前
來源:政知見
撰文 | 董鑫
政知見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在《人民日報》上久違的“老朋友”。8月7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第2版刊登了一篇評論《亂貼“匯率操縱國”標簽終將自食其果》,署名為“金社平”。熟悉時政的小伙伴都知道,《人民日報》署名“本報評論員”的評論文章,一般針對重大事件或重大話題,除此之外,《人民日報》上的評論文章也有很多不同的筆名,“任仲平”“仲祖文”等都是其中較為出名的。但“金社平”并不常見,第一次露面是在將近三年之前。
三年前的初次露面
2016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了一篇通欄文章——《全面深化改革三年了》。
以政知君和同事多年做時政新聞編輯的經驗,通常來講,在《人民日報》這個版位刊登的文章,是一些重大會議和“任仲平”文章會享受的待遇。
所以,“金社平”的初次露面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關注。除了版位重要,“金社平”文章發布的時間節點也很重要。從2013年11月到2016年11月,全面深化改革經歷了四個重要節點: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總部署、總動員,吹響了改革集合號;
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改革與法治相向而行、破立并舉、相得益彰;
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以新發展理念布局“十三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奏響了改革與發展的“雙重奏”;
2016年10月,十八屆六中全會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部署,開啟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新征程。
當時,“金社平”文章用大篇幅闡述了改革“為什么改”“往哪兒改”“為誰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的五大問題。并稱從2013年到2016年,各項改革的頂層設計的密集出臺,搭好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迎來“決戰決勝”。
三年后的密集發文
“金社平”再次露面已是將近三年之后。
2019年7月26日、7月29日、7月30日、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人民日報》在評論版面以“金社平”為名,刊發了六篇“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的思考”系列評論。
尤其是在8月1日這篇。
7月31日,第十二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上海結束。第二天,“金社平”發表了題為《堅持伙伴精神,妥善處理分歧》的評論,這個題目語出自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上的講話。文章稱,各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利益差異和觀點分歧很正常,關鍵是不能把分歧當成對抗的理由。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依仗胳膊粗、氣力大就想說了算,注定不得人心、四處碰壁。無論前途是晴是雨,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同在世界經濟這艘大船上,各國理應用伙伴精神為世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不難看出,無論是三年前還是三年后,“金社平”關注的領域都與世界矚目的中國經濟發展問題有關。
8月7日,“金社平”再度出現,這次是在要聞版面。
評論內容有關此前兩天,人民幣匯率破“7”和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兩件大事。文章直指,美方此舉就是想在中美經貿磋商中搞極限施壓、恐嚇訛詐,來迫使中國就范,撈取更多好處。文章還表示,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將持續健康發展,國際收支總體平衡,外匯儲備充足,完全能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中國經濟運行平穩,中國金融發展穩健,面對各種沖擊我們都扛得住、耗得起。
關鍵時間點的輿論宣傳
在我國新聞史中,關鍵時間點以筆名發表重要文章算是傳統。
比如,1991年2月到4月,《解放日報》刊發了《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和《改革開放要有大批德才兼備的干部》等署名“皇甫平”的系列文章,引發當時國內關于“改革開放”的熱烈討論。再比如,十七屆五中全會之后,2010年10月21日、25日、27日、29日,《人民日報》刊發了《在大有作為的時代更加奮發有為》《靠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未來》《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等署名“鄭青原”的文章。新華網還曾在當年10月31日登載過《揭秘:<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的“鄭青原”》,指出“鄭青原”取義正本清源的諧音。以上都是《人民日報》上頗有聲望的“老朋友”,從文章內容來看,不同筆名涉及的評論領域有所不同,但大都是國內大事。在國際問題上,頗有影響力的兩個筆名是“國紀平”和“鐘聲”,分別在2005年和2008年推出。今年8月4日至今,“鐘聲”連續發表了4篇《評美國一些人的背信棄義》的評論文章。政知見還注意到,包括“金社平”在內,這幾年在《人民日報》上,還有“新面孔”也在圍繞國際關注的中國問題發出自己的聲音。比如“宣言”。2018年8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發表署名“宣言”的通欄文章《風雨無阻創造美好生活》。文中稱,有人不愿意看到醒獅的振奮、巨龍的騰飛,不愿意看到13億多人的生活美好,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貿易霸凌主義,這是無法回避、必須應對的挑戰。
資料 |?學習小組微信號、人民日報、新華網、澎湃新聞等
責任編輯:蔣曉桐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