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美俄《中導條約》失效引發多重擔憂(國際視點)

            2019-08-07 08:39: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矗立著一尊名為“善戰勝惡”的雕塑,這尊雕塑是蘇聯1990年為紀念《中導條約》簽署和聯合國成立45周年特地贈送給聯合國的,由銷毀的蘇聯和美國導彈零件鑄成。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攝

              核心閱讀

              美國與俄羅斯日前分別宣布,由蘇聯和美國領導人于1987年12月簽署的《中導條約》失效。有分析指出,美國政府今年2月單方面啟動退出《中導條約》程序,在國際社會引發巨大爭議。各界紛紛批評本屆美國政府在軍控問題上全面抵制國際責任的危險心態,認為此舉將給國際安全與穩定帶來消極后果,可能導致軍備競賽在一定程度上重現。

              

              俄羅斯總統普京8月5日表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給各方帶來巨大危險,俄方將憑借數種導彈抵御美國退約帶來的現實威脅,并將對等回應美國部署中短程導彈的行為。普京當天在莫斯科與俄聯邦安全會議多位常務委員開會時表示,美國2日正式退出《中導條約》后,該條約自動失效。

              美國――

              指責俄方應對條約失效承擔全部責任

              美國國務院2日發表聲明稱,鑒于俄方持續違反《中導條約》,美方正式退出條約,俄方應對條約失效承擔全部責任。同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其社交媒體推特賬戶發文稱,美方已經給予俄方6個月時間以重新履行條約,但是俄方拒絕,因此條約正式停止。

              一直以來,美方都對外堅稱,俄羅斯開發9M729型巡航導彈違反《中導條約》。今年2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由于俄羅斯長期違反《中導條約》,美方暫停履行條約義務并啟動為期6個月的退約程序。直至8月2日,美方高調宣布退約。

              根據蘇聯和美國于1987年簽署的《中導條約》,兩國不再保有、生產或試驗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及其發射裝置。《中導條約》失效后,美國和俄羅斯于2010年簽署旨在限制兩國保有核彈頭數量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成為兩國間唯一軍控條約,該條約將于2021年到期。

              長期以來,《中導條約》被認為是全球軍控領域的一項里程碑式成就,對于全球戰略穩定發揮重要作用。美國執意退約,引發了關于全球戰略穩定前景的諸多憂慮。曾任美國里根政府國務卿的喬治?舒爾茨表示,“當像《中導條約》這樣的東西被幾乎毫無價值地沖入下水道的時候,這表明人們已經忘記了這些武器的威力”,“總有一天(一切)會變得太晚”。

              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軍控問題專家埃斯波西托?默里撰文稱,“自該條約簽署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各自削減了80%的核武庫,這些歷史性成就現在正面臨風險”,“條約的瓦解削弱了歐洲安全,增加了該地區重返上世紀80年代一觸即發的不穩定局面的可能性”。

              俄羅斯――

              將采取措施抵御美國退約帶來的威脅

              根據俄羅斯外交部網站5日發布的消息,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指出,是美方發起并走完了退出《中導條約》的進程,而俄方為挽救這一條約盡了最大努力,并且直到最后一刻仍試圖保留該條約。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不可避免地給整個國際安全穩定體系帶來消極后果。

              里亞布科夫認為,當前在沒有條約限制部署中短程導彈的情況下,保衛俄安全的唯一方法或許就是增強俄方在中短程導彈方面的實力。他還表示,只要美國不在歐洲地區或其他地區部署中短程導彈,俄羅斯也不會在這些地區部署這類武器。

              普京5日表示,美國為毀掉《中導條約》所采取的行動將不可避免地動搖國際安全體系的支撐架構,可能導致軍備競賽卷土重來。俄方期望美國及其盟國恢復理智與責任感,相關各方就保障戰略穩定和安全恢復全面磋商,俄方已為此做好準備。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中導條約》曾促進歐洲穩定并加快冷戰結束。條約失效后,“世界將失去制止核戰爭的寶貴力量”,“這很可能會加劇而不是減少彈道導彈帶來的威脅”。相關各方都應積極尋求國際軍控新的“共同路徑”。

              德國外交部日前發表聲明說,《中導條約》失效意味著歐洲安全受到影響,還可能導致新的核軍備競賽。德國外長馬斯指出,國際社會必須再次就軍備控制達成相關協議,德國希望核裁軍和不擴散重新回到國際社會的議事日程,負有責任的各方都應為裁軍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輿論――

              退約將導致全球軍控處于危險邊緣

              美國媒體分析稱,美國之所以執意退出《中導條約》,一大考慮是為了自我松綁,加強自身的戰略威脅力量。據報道,美國擬于8月試射受《中導條約》限制的陸基巡航導彈、11月試射中程彈道導彈。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8月2日在一份聲明中稱,“現在我們已經退出《中導條約》,國防部將全面發展這些陸基常規導彈”。

              目前,五角大樓正積極為中導開發尋求撥款。今年2月,美國政府公布的2020財年預算方案要求國會撥款9600萬美元,專門用于中導研發。

              在全球軍控問題上,本屆美國政府全面抵制國際責任的心態十分明顯,這也招致美國國內戰略分析界的諸多批評。美國國務院前負責軍控事務的資深外交官邦尼?詹金斯對媒體表示,“我們沒有強調(《中導條約》帶來的)成就,反而破壞了條約規定的限制,從而開啟了一場新軍備競賽的可能性。這是我們與俄羅斯軍控關系的又一次倒退。”

              有媒體分析稱,由于這一條約是歐洲乃至全球安全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國退約將導致全球軍控處于危險邊緣,有可能嚴重影響世界和平穩定。專家呼吁美俄積極探索新的軍控機制,在行動上仍遵守條約規定并恢復對話。也有專家認為,最壞的結果是雙方在對方周邊部署條約所限制的武器,而未來美俄之間將圍繞武器質量而非數量展開新一輪軍備競賽。

              不少軍控專家還擔憂,《中導條約》的終結或讓美俄間目前僅存的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續約前景更趨復雜。該條約將美國和俄羅斯各自可部署的戰略核彈頭及其運載系統數量限制在1550枚,將于2021年初到期,期滿后可延長5年。目前美俄雙方雖就續約展開了一定接觸,但前景并不明朗。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已多次明確表示美方無意延長該條約。

              (本報華盛頓、莫斯科8月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7日 18 版)

            (責編:岳弘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