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2019年中國(北京)國際高新技術交流展洽會開幕

            2019-08-06 10:42:48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人民網北京8月6日電(楊僧宇) 伴隨著“2019中國光電子技術及產業發展大會”的開幕式,匯聚國內外光電硬科技,2019年中國(北京)國際高新技術交流展洽會暨第十一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于2019年8月5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

            本次“2019中國光電子技術及產業發展大會”的宗旨為“自主創新,工業強基”。光電子信息工程科技成為重塑國家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關鍵要素,它的發展帶動了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術等技術領域的加速演進,同時,光電子信息技術也對現代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基礎支撐作用,光纖通信網絡的建設、4G及5G技術的應用為現代社會提供了基礎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為代表的技術應用,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為新技術、新產業的不斷涌現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在會后的報告中,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褚君浩院士在《智能時代與紅外光電子技術發展》的主題下,闡述了智能時代的特點,以及紅外光電器件發展的六個方向,分別是大規模高增益,擴充波段,多色多頻道,提高工作溫度,升溫工作,從基礎研究出發擴展出來的一些新器件,實現智能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在《片上流式細胞儀研究》角度闡述了四大系統和一個技術。并從兩種細胞儀分別闡述。最后總結在國家重大儀器的專項支持下,第一代通用臺式流式細胞儀的成功研制,為下一代片上細胞儀的研制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務副校長房建成就《量子傳感技術的發展和展望》進行闡述,房院士認為將來物聯網標簽正在芯片化。在一些高端領域,量子傳感不斷登場,他們與光電、機電傳感器是一個高低配合,房院士認為在未來幾十年,量子精密測量這些物理學原理是越來越多地被廣泛應用,未來將在微電子、光電子的芯片上繼續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認為,量子時代,包括量子傳感測量時代已經到了,因為七個基本量已經是按量子定義的,現在唯一是隨著它的體積,它的重量可能還存在龐大的階段,隨著我們微電子、光電子技術的發展,它的小型化必將成為必然。

            據悉,此次大會同期特設【智能信息展】、【激光智能制造展】、【精密光學與光電檢測展】、【紅外微光技術及應用展】、【光學制造展】、【全球高校?研究所?重點實驗室創新技術展】等六大主題展。

            ?

            (責編:楊僧宇、呂騫)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