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華為云數據中心。 資料圖片
“我們這里電價低,空氣冷涼干燥,距離北京近,城市配套好。”在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主任羅青看來,呼和浩特發展大數據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已經投運的數據中心,林立的黑色機柜中,數以萬計的服務器晝夜不停運轉。
信息園開發建設運營部副主任譚鳳才告訴記者,這里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共計11條100G專線互聯光纖直連北京、天津等全國主要城市。目前,三大運營商云計算數據中心已在新區累計完成投資90億元,服務器裝機能力達70萬臺,實際投運超20萬臺。
在現有數據存儲優勢基礎上,新區著力發展“大數據+后續產業”,初步形成包括數據存儲、清洗加工等核心業態,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等關聯業態為一體的大數據產業鏈條。
“我們正在推進工業‘登云’,通過將生產裝置與云平臺連接,實現生產設備的在線實時監控、故障診斷等,可全面優化和提升企業效益。”內蒙古東方國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嘉介紹。目前,包鋼、億利等多家重點工業企業啟動“上云”,開啟傳統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引擎”。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產業集聚效能,新區積極培育大數據產業發展新業態,依托大數據中心的建成投用,進一步加大引進和培育大數據核心企業力度。同時,逐步建立乳業、光伏等優勢特色產業大數據平臺,優勢特色產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各環節的大數據應用不斷深化。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6日 11 版)
(責編:邢鄭、莊紅韜)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