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美指責我無購買農產品實際行動缺乏事實依據

            2019-08-06 08:39: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安蓓)近日,美方有關人士稱中國沒有采購美國農產品的實際行動。“這種指責缺乏事實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5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后,中方在采購美國農產品方面積極顯示合作誠意,取得不少進展,但也存在美國產品缺乏競爭力等現實障礙。

              叢亮說,大阪會晤后至7月底,已有227萬噸美國大豆新裝船運往中國,預計8月份還會有200萬噸大豆裝船,雙方企業已簽協議的1400萬噸大豆中僅剩30萬噸9月份待裝船。

              叢亮說,7月19日開始,中方相關企業持續就采購美國大豆、高粱、小麥、玉米、棉花、乳制品、干草、乙醇、大豆油、葡萄酒和啤酒、新鮮水果、加工水果等農產品進行詢價。截至8月2日晚,已成交大豆13萬噸、高粱12萬噸、干草7.5萬噸、小麥6萬噸、豬肉及制品4萬噸、棉花2.5萬噸、乳制品0.57萬噸、新鮮水果0.04萬噸、加工水果0.45萬噸。這些成交的農產品,均由中方企業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申請排除進口加征關稅。

              “中美兩國在農業領域互補性很強,開展農產品貿易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叢亮說,目前,乙醇、玉米、大豆油、葡萄酒和啤酒等農產品暫未成交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這些產品的價格缺乏競爭力。

              以乙醇為例,去年3月和7月,為分別反制美對我232、301調查后加征關稅,中國對自美進口乙醇在正常關稅30%的基礎上,分別加征了15%和25%的關稅,目前稅率為70%。按美國出口商報價,排除反制301調查加征的25%關稅后,進口完稅成本仍比國內市場價格高出30%多,不具備商業可操作性。

              又比如玉米,按美國出口商報價,排除加征關稅到岸完稅價格略高于中國國內玉米價格,企業基本沒有利潤。此外,國內玉米市場供應寬松,國內飼料企業需求相對疲軟,企業采購積極性不高。

              再比如大豆,過去都是百萬噸級的進口,這次新成交只有13萬噸,主要由于國內飼料和油脂加工需求不旺,我國企業采購國外大豆意愿不高。同時美國大豆蛋白和油脂含量均低于巴西大豆,美豆價格一般應比巴西大豆低一些,而目前美豆價格接近巴西大豆,在中國市場缺乏價格競爭力,成交量較小。

              “只要美國農產品價格公道、質地優良,中國企業愿意多進口一些美國農產品,來滿足中國人民的需要。現在有些美國農產品進不來,從根本上說,還是由于美國加征關稅、打貿易戰,令美國農產品價格在中國市場不具備競爭力。”叢亮說。

              叢亮說,這充分說明貿易戰是“雙刃劍”,害人又害己。“中國有句古話:‘誠信為本、和氣生財’。希望美方有關方面能夠好好學習體會這句古話的精髓,堅守誠信這一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多做一些利人利己的事,少一些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和無端指責,為中美雙方農產品貿易特別是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貿易掃清障礙、創造條件。”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6日 03 版)

            (責編:馮粒、袁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