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單身成年人口超2億,背后商機無限!你為“獨樂”買過多少單?
你一個人做過下面這些事情嗎?
近日,有媒體報道,日本隨著老齡化、少子化傾向,單身率攀升,有公司借此推出“租家人”服務。此外,在日本,針對一個人的餐飲、健身服務也多了起來。
有機構數據顯示,中國單身成年人口數量已經超過2億。所謂的“單身經濟”逐漸引起了商家的注意,比如說,“一人量”家電消費數量上升。
你享受“一個人”的消費嗎?“一個人”能扛起多大的消費市場呢?
單身的人太多催生單人鍋底
某某商品“第二份半價”,這是商家促銷的一個常見手法,而對于單人消費者來講,這似乎不太“友好”。如今,針對“單人經濟”的專屬服務來了。在浙江紹興市區某大型商場,一家火鍋店推出單人鍋底,和傳統火鍋動輒四五十元一份的鍋底不同,單人鍋鍋底十幾元一份,讓“一個人”吃火鍋變得更為輕松便捷。
經常一個人逛街、看電影,這種形式沒有人打擾,也不感到尷尬,挺適合我自己的。
在這邊唱歌,然后上傳,去KTV的話大家都要搶麥,幾個麥霸都在那里唱,別人就唱不了。
一個人在那里挺high,因為也沒有其他人聽到,也不會評價什么的。
外賣是單身青年的飲食首選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口碑發布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單人的自我樂活模式”正引領一場全新生活方式的變革。近年來,迷你練歌房、一個人看電影等針對一個人的經濟也越來越多。 日前,國金消費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單身經濟專題分析報告》指出,“花錢買方便”是單身消費的動向之一:靠近社區、高品控的便利店是更適合單身群體的購物場景,同時,外賣是單身青年們的飲食首選。 這甚至影響了95后男孩小陳在租房上的選擇。
工資不夠,但是對生活的要求還比較高,因為不想太委屈自己,環境一定要好一點,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配送范圍一定要在里面。
“一人份”商品在電商平臺躥紅
在眾多消費者都要買上一筆的“雙十一”,“一個人”的影響力也已經脫穎而出。去年“雙十一”多家網絡銷售平臺數據顯示,“一人份”商品在銷售“爆款”中躥紅。阿里巴巴集團公眾與客戶溝通部曹頡介紹,功能細分的迷你家電新物種已經成為單身人士“標配”。
“單身經濟”的走熱首先反應在一個“小”字,一個人生活,需要的家電家具更迷你,但相應的功能性需求并沒有減少。因此,大到冰箱、烤箱、洗衣機,小到餐具、日常飲食,品牌商將注意力放在更小的包裝和更貼心的設計上,以求適應獨居消費者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比如說,專供女士用來冰鎮面膜、小規格的酒、180公升以下迷你小冰箱賣得非常好。而給單身人士做飯、飲水的迷你電飯煲、迷你電火鍋和迷你電水壺銷量提升明顯。
在線下,一家大型電器賣場的工作人員潘越也表示,這種適合獨居人士的單身小家電,銷量也在增長。
這些小的電飯煲、微波爐200多塊錢就可以買到。今天上午我們小型的掃地機器人已經賣了好幾臺了。
“單人經濟”市場巨大
除了商品和服務消費,國金消費研究中心2019年《單身經濟專題分析報告》還表明,“單人經濟”消費者為了悅己而消費,“一個人”旅游,追求更高體驗感;為了“買寄托”而消費,“一個人”養寵物,尋求“親人”般的陪伴;為了“未來”而消費,“一個人”購買非學歷教育充實、提升自我。 對于“單人經濟”,曹頡指出,數以億計的單身人士背后,是巨大的市場需求。
不僅是城市單身群體對美好生活有強烈的向往,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之下,中國廣大三四五線城市的消費者,以小鎮青年為代表的下沉市場消費者,也展示出了強大的全新需求,他們追求新潮、享受便捷、關注性價比。
除了主打“一個人”,也有專家指出,“單人經濟”這類的“孤獨經濟”其亮點不在于孤獨經濟本身,而在于所向往的“團圓經濟”。因此,一些讓不認識的人能互相接觸的團體活動也可以說是一種“孤獨經濟”。 網絡上,有人調侃,各方都已經瞄準單身人士,除了愛情。
記者:劉 飛
責任編輯:李思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