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生物鐘”解鎖新技能?或成惡性腫瘤“殺手”

            2019-08-02 13:25: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干預生物鐘基因,能治療惡性腫瘤?1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楊明華教授團隊,在研究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腫瘤細胞選擇性自噬通路。這種自噬通路可促進生物鐘核心蛋白ARNTL的自噬性降解,最終促使腫瘤細胞出現“鐵死亡”。生物鐘基因在腫瘤細胞自噬中新功能的發現,有望為惡性腫瘤治療提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轉化學意義。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知名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

              眾所周知,生物的生理和行為活動存在周期性節律,這類現象被稱之為“生物鐘”。決定哺乳動物的生物鐘基因,包括正調控因子時鐘基因(CLOCK)、芳香烴受體核轉位因子樣蛋白1(ARNTL)等。這些生物鐘基因,不僅影響生物節律,還能參與調控其他生物學過程。

              楊明華團隊就發現了生物鐘基因在治療惡性腫瘤方面的一項“新技能”。他介紹稱,闡明腫瘤細胞的死亡機制,可為腫瘤治療和耐藥提供新思路。其中,“鐵死亡”是因鐵依賴的脂質過氧化而引起的程序性細胞死亡調控機制。研究表明,“自噬”能參與鐵死亡調控,但機制目前尚不清楚。為此,團隊在人類腫瘤細胞系和小鼠模型中,通過研究,證實了生物鐘能參與“自噬調控腫瘤細胞鐵死亡”的事實。他們發現,生物鐘自噬通過選擇性的降解生物鐘核心蛋白ARNTL,是實現自噬對鐵死亡的關鍵調控機制之一,從而能致腫瘤細胞死亡,最終達到治療腫瘤的目標。這一最新研究發現,有望為克服腫瘤耐藥提供新思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