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貨幣政策仍將“以我為主”
專家認為,面對美國時隔10年后首次降息,我國的貨幣政策不會“亦步亦趨”。綜合來看,當前國內利率接近“黃金水平”,我國的著力點會更多放在通過改革促進市場利率下降,而非繼續動用傳統政策工具調降市場利率。未來,我國貨幣政策仍將維持松緊適度,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定向調控仍將是主要手段――
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美聯儲貨幣政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降低聯邦基金利率0.25個百分點,將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2%至2.25%。
這是美聯儲自2008年12月份將利率降至零以來首次降息。同時,美聯儲還決定于8月1日提前結束縮表計劃。
當日,中國人民銀行暫停了公開市場操作。在業內專家看來,目前國內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我國跟隨美聯儲降息的概率較低,貨幣政策仍將“以我為主”。
定向調控仍是主要手段
在我國,降息一般指的是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下半年,我國利率水平雖有繼續下降的空間,但并不等同于降息。
“全球央行開啟降息周期,我國央行貨幣政策應保持靈活性和政策的獨立性。”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美聯儲降息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空間加大,但預計央行不會同步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有可能適時調整結構性工具操作利率使得市場利率繼續低位運行,通過利率并軌,引導貸款利率下行。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劉健也認為,美聯儲降息后,中國貨幣政策不會“亦步亦趨”,未來定向調控仍是主要手段。
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溫彬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央行應結合我國經濟運行、通脹水平、就業狀況、國際收支等綜合考量貨幣政策方向。在保持貨幣政策穩健前提下,需要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和靈活性。在數量工具方面,可以繼續實施定向降準,確保流動性充裕的前提下,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在價格工具方面,將政策利率調降與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溫彬預計,定向降準、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定向調控政策大概率將繼續實施,進一步有針對性地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與此同時,溫彬認為,當前,在銀行間市場流動性面臨分層壓力的局面下,如果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則部分中小銀行面臨的壓力可能加大。
國內利率接近“黃金水平”
多位央行人士表示,當前利率水平合適,上半年以來我國利率水平持續下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降息主要是為了應對通縮危險,目前中國物價走勢溫和,現在的利率水平接近“黃金水平”,即舒適水平。
今年6月份,受到個別小銀行風險事件影響,市場利率波動性一度增大。對此,央行貨政司司長孫國峰表示,6月全月的DR007七天的回購利率平均值是2.41%,月末值是2.56%,月末值比5月末低了7個基點,比去年同期低了45個基點,平穩度過了半年末時點。
“觀察我國的利率水平更應關注整體的市場利率水平和貸款實際利率這兩個關鍵指標。”孫國峰指出,從去年開始,這兩個利率水平均持續下降。
先來看整體的市場利率水平。從去年開始,市場利率水平持續下降,代表性的貨幣市場利率DR007在今年6月末為2.56%,同比下降了45個基點。另一重要指標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今年6月末的收益率為3.23%,同比下降了25個基點。
再來看貸款的實際利率。今年5月份,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5.34%,同比下降了17個基點。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上半年末,我國貨幣乘數觸及高點。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末金融機構的超儲率是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個百分點;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比較低,6月份平均為1.7%,比上年同期低1.0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貨幣派生能力較強,貨幣乘數是6.14,也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中國不見得要去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雖然海外降息的確給中國央行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帶來更多空間,但不一定要通過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方式。未來,央行希望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實施利率并軌,逐步淡化貸款基準利率的作用,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可能更多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來進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的著力點會更多地放在通過改革來促進市場利率水平下降這方面,而非繼續動用傳統政策工具來調降市場利率水平。如果不斷使用傳統工具進行調整,似乎是在不斷強化傳統工具,這與改革的初衷是背離的。現在的關鍵是要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利率并軌,這對未來的利率水平會產生持續深刻的影響。
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增加
在業內專家看來,美聯儲此次降息或將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數月之間,屈從于市場壓力,美聯儲急速由“鷹”轉“鴿”直至降息,本身就意味著百年聯儲的政策獨立性遭到破壞。事實上,如果拋開市場情緒因素,美國經濟基本面雖有轉弱、但總體穩健,并不真正需要在7月過早降息以致透支未來政策空間。
此次美聯儲降息是從2.5%開始下降,降息空間十分有限。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不同,上一輪降息是從5.25%下調至0.25%直至接近零水平。程實認為,當前政策利率起點較低,也沒有充足的空間進行密集降息。
市場預計,這意味著本輪降息將是一輪“短降息”,一旦美國經濟好轉,美聯儲可能選擇再度加息,一減一加之間的迅速切換將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
對新興市場來說,降息將影響全球市場的資本流動。數據顯示,2018年,在政治風險上升、歐元區和亞洲經濟表現明顯疲弱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形勢趨緊,美元升值,新興市場的投資組合資本流動從2017年平均每季逾310億美元降至2018年的不到170億美元。在今年政策轉變后,第一季度流入新興市場的投資組合資本已反彈至360億美元。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副總裁朱民認為,如果利率繼續下降,將會加速資本流入,進一步推升新興國家股票市場,這無疑是在加大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和脆弱性。
美聯儲宣布降息后,美元快速反彈,人民幣對美元相對下行。劉健認為,盡管美元反彈帶來人民幣小幅貶值壓力,但中美雙方恢復磋商,市場預期逐步修復,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供求基本平衡。因此,人民幣匯率可能呈現窄幅波動走勢,總體將保持穩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果靜)
(責編:莊紅韜、楊曦)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