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和你們并肩作戰,我們感到驕傲”

            2019-08-02 08:15: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馬里北部加奧,中國維和部隊官兵面對沙塵暴,堅守警戒崗位。  中國赴馬里維和部隊供圖

              ■自1990年4月中國首次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出5名軍事觀察員以來,中國軍隊在29年中派出官兵4萬余人次,實現了人數從少到多、兵種從單一到多樣的跨越,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數量最多的國家。29年來,中國維和部隊接診病人21.6萬多人次,完成長短途巡邏和武裝護衛任務600余次,運送各類物資器材135萬噸,運輸總里程1380余萬公里。

              

              “中國一直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定維護者。多年來,中國已成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主要貢獻者,承擔著越來越多的任務和責任。”聯合國維和行動部新聞官阿迪蒂亞?邁赫塔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軍隊共有2500余名官兵在聯合國7個任務區和聯合國總部執行維和任務。

              “中國維和官兵訓練有素,始終表現出色”

              地中海東岸沿線120公里的黎以邊境,地勢復雜、地雷密布,加之天氣酷熱,沙塵暴頻發,被各國排雷兵視為“死亡地帶”。2006年起,中國維和官兵一直堅守在這里。

              今年6月,中國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維和官兵執行首次清排任務,3名中國女掃雷手在列。山高坡陡、荊棘叢生,銹蝕的鐵絲網,紅底白骷髏頭警示牌,偶爾可見裸露地表的地雷……雷區內的景象讓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更加警惕,女兵張華杰就曾有過一次歷險遭遇。

              “當時正在挖掘一顆在地下埋了40多年的地雷,它被碎石和草根包裹得嚴嚴實實,我們發現了引信。”回想起當時的場景,張華杰仍心有余悸。引信是引爆地雷的開關,正常情況下,掃雷作業會從相反方向挖掘,以規避與地雷引信正面接觸。當時的情況,意味著這顆地雷已經發生了位移和旋轉,存有極大潛在危險。維和官兵們沒有退卻,他們憑借熟練細致的操作完成每一個拆雷步驟,最終成功排除險情,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張華杰感嘆:“戰場無男女,既然選擇了這項任務,就要努力去完成。”

              遠在千里之外的非洲國家馬里,一支中國維和部隊同樣在經受著險情的考驗。7月22日,聯合國維和部隊法軍營地遭遇恐怖襲擊,臨近的中國維和部隊迅速行動,全面提升安全警戒等級,加強夜間巡邏,全力確保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以下簡稱聯馬團)東戰區司令部及營區安全。此前,中國維和部隊已對這里的安全防衛系統進行改造升級,縮短了行動響應時間,是圓滿完成該次任務的重要保障。同在一線擔負警戒任務的孟加拉國維和官兵對新安全防衛系統贊嘆不已,并向中國維和部隊請教、學習了相關經驗。

              自1990年4月中國首次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出5名軍事觀察員以來,中國軍隊在29年中派出官兵4萬余人次,實現了人數從少到多、兵種從單一到多樣的跨越,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聯合國維和行動部發言人尼克?伯恩巴克稱贊道:“中國維和官兵訓練有素,始終表現出色,能夠隨時進入維和任務區,圓滿完成各項復雜任務。”

              “走出國門,我們就是閃亮的中國名片”

              烈日炙烤下,射擊場被曬成了“大蒸籠”。在這惡劣的環境中,中國赴馬里維和部隊的實彈射擊訓練一次要持續近6小時,全副武裝的官兵匍匐在滾燙的地面上,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

              “維和是戰爭狀態下的軍事行動,要求每名官兵冷靜處置、彈無虛發。”中國第七批赴馬里維和部隊指揮長劉勇對士兵這樣提出要求。戰場情況復雜多變,對維和官兵的綜合實力要求極高。劉勇表示,做到執行任務不掉鏈子,就必須以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時刻保持最佳狀態。

              中國維和部隊還編印了《維和行動手冊》《維和知識手冊》《維和常用英語口語手冊》等,每名官兵在出國前都要認真學習掌握,確保在國外嚴格遵守各項外事紀律,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維和部隊官兵們常說:“走出國門,我們就是閃亮的中國名片!”邁赫塔對記者表示,“中國維和部隊能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他們技術精湛、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展現了良好形象,在任務區樹立了典范。”

              來自中國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的數據顯示,中國維和部隊至今保持著“零違紀”和“零遣返”的紀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維和官兵選拔培訓都堅持最高標準,他們在執行維和任務期間嚴格遵守聯合國工作規范和紀律要求,展現了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操守,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評價。”

              “感謝中國維和官兵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沒錢看病就找臂上有紅旗的軍人。”這句話表達了黎巴嫩民眾對中國維和官兵的高度信任和認可。除了掃雷排爆,為當地村民進行義務巡診也成為每一任中國赴黎維和部隊的傳統和重要任務。黎巴嫩辛妮亞村就曾接受過中國維和部隊的義診,村長卡塞姆?莫森動情地說:“中國維和官兵免費為我們治病,讓很多村民重獲健康。感謝中國維和官兵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剛果(金)南基伍省布卡武市SOS兒童村建于1989年,是該國最早建立的慈善項目。兒童村地處山頂,用水困難,村里每天要派司機4次來回取水點,為兒童村拉回飲用水。今年5月,中國第二十二批赴剛果(金)維和工兵分隊獲悉情況后,主動提出要為兒童村修建供水系統,僅21天便完成了工程。村里學校老師喬克?西托在竣工儀式上激動地說:“中國維和官兵幫我們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我們既高興又感激。我們終于可以在自家院子里打到干凈的水了!”

              29年來,中國維和部隊接診病人21.6萬多人次;完成長短途巡邏和武裝護衛任務600余次;運送各類物資器材135萬噸,運輸總里程1380余萬公里,為促進和平解決爭端、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加快有關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受到聯合國及當地政府、民眾的高度肯定。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司令科爾的話很有代表性:“當地民眾和其他國家的維和士兵都得到過中國維和官兵的幫助。中國維和官兵值得稱贊!”

              今年5月,中國第六批赴馬里維和部隊395名官兵全部被授予聯合國“和平勛章”,延續了中國維和部隊全授勛的光榮傳統。聯馬團司令丹尼斯?吉倫斯伯爾熱情稱贊中國維和部隊:“你們戰斗在維護世界和平的最前沿,雖然面臨嚴峻的安全形勢和自然環境考驗,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和你們并肩作戰,我們感到驕傲。”

              (本報紐約、開羅、約翰內斯堡8月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2日 03 版)

            (責編:袁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