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刺激良藥還是市場毒藥
美國時間7月31日,美聯儲發布7月議息會議聲明,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下調至2%-2.25%。消息發布后,美股三大股指悉數收跌,其中道瓊斯指數跌1.23%,標普指數跌1.09%,納斯達克指數跌1.19%。
本次降息在預期之中。此前路透社調查顯示,111名分析師中,超過95%的人預計美聯儲將在7月30日至31日的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只有兩位預計會降息50個基點,而且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會再降一次。?盡管如此,美國總統特朗普依然不滿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往常一樣,鮑威爾讓我們失望了,但至少他結束了量化緊縮政策,這本來就不應該開始——沒有通貨膨脹。”白宮和美聯儲的口水戰還會繼續,這也凸顯了白宮對美國經濟的焦慮。
美聯儲每次加息都會導致美國股市動蕩下調,特朗普基于政績和選舉考量,一直批評美聯儲加息。鮑威爾認為,保持美聯儲的專業性和獨立性是應有之義,他不會在白宮的壓力下失去自己的專業判斷,更不會壞了美聯儲獨立性的規矩。
從數據看,鮑威爾的貨幣政策正常化符合邏輯。一方面,美國經濟諸多指標都處于良好狀態,無論是消費支出、失業率、就業率都符合加息而非降息指標;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增速雖然可能放緩,預計第二季度GDP年率增長1.8%,低于第一季度的3.1%,但美國經濟的增長在西方大國中還是表現搶眼。
鮑威爾鷹派變鴿派,其實并非特朗普施壓所致。貿易摩擦不僅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也讓全球市場陷入不確定狀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紛紛降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后者更是三次調低全球經濟增長數據。此外,隨著約翰遜成為英國首相,硬脫歐成為大概率事件,其負面影響不亞于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脫歐公投放飛的“黑天鵝”逼停了當時的美聯儲加息進程,硬脫歐則可能導致“黑天鵝”疊加“灰犀牛”。
今年二季度以來,美聯儲“鴿聲嘹亮”,對美國股市和全球市場形成了降息慣性,基于市場期待,美聯儲降息也符合邏輯。因此,美聯儲降息基于多方面考量,歸根結底還是由美國市場的基本面決定的。
這次降息是2008年12月以來美聯儲首次降息,由此帶來的全球影響不可小覷。首先,本來是完成加息周期的美聯儲顛覆性地降息,表明美國經濟并未真正復蘇,起碼從白宮到美聯儲都對美國經濟缺乏信心,降息政策出臺后立即引發美股下跌也說明了這一點。其次,美聯儲降息,通過寬松貨幣政策給股市“加油”和刺激美國經濟,這樣的貨幣政策不可持續。正因為如此,繼承耶倫謹慎加息衣缽的鮑威爾對降息一直都很矛盾,他加入鴿派陣營也是無可奈何。其三,美國十年來首次降息,要比十年危機時期的量化寬松政策(QE)帶給全球市場的影響更深,包括歐洲央行在內的主要央行都面臨著降息壓力,只要美聯儲進入降息通道,全球主要央行可能會迎來降息潮。
這很難讓市場淡定下來,全球市場可能由此陷入“危機重來”或“從未走出危機”的恐慌。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緣于美國金融監管缺位失序,并引發全球經濟危機,而美聯儲十年來首次降息,則和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脫不了干系。
美聯儲降息短期內可能導致股市、債市、匯市、金市、油市等系統性市場波動,中期可能引發全球降息潮,遠期影響難以預料。可以肯定的是,這屆美聯儲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態度猶疑,將極大影響美聯儲的全球聲譽。而美聯儲降息能否刺激美國經濟和維持“特朗普行情”也充滿不確定性,是否會帶來更嚴重的全球影響亦未可知。
責任編輯:覃肄靈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